-
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獲獎
最后更新: 2023-10-05 22:30:59(觀察者網訊)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23年10月5日13:00(北京時間19:00),瑞典學院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挪威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獲獎理由為“以富于創(chuàng)新的戲劇和散文,為無法言說的事物發(fā)聲”(for his innovative plays and prose which give voice to the unsayable)。
諾獎官方介紹,1959年9月29日約恩·福瑟出生于挪威海于格松,他用挪威尼諾斯克語(新挪威語)寫成的巨著涵蓋多種體裁,包括豐富的戲劇、小說、詩集、散文、兒童讀物和翻譯作品。如今他是世界上演出最廣泛的劇作家之一,而其散文也越來越受到認可。代表作包括《有人將至》《一個夏日》《醒來》《奧拉夫的夢》《疲倦》。
約恩·福瑟的作品迄今已被譯成近五十種文字,在全球上演逾千次,囊括了幾乎所有最頂尖的國際藝術大獎,在此次獲獎之前已多次成為諾獎熱門候選人之一。
據路透社報道,獲獎后福瑟發(fā)表聲明說,“我不知所措,有些惶恐。我認為該獎是頒給這樣一種文學的:它首先要是文學,沒有其他考慮。”
瑞典學院院士安德斯·奧爾森表示,福瑟的作品“觸及了人類最深切的感受,關于焦慮、不安全感、生與死的問題”。奧爾森說,“這對他所寫的一切都具有普遍的影響,無論是戲劇、詩歌還是散文,都擁有基本的人文主義的吸引力。”
報道稱,現年64歲的福瑟以兩種官方版本的挪威語中不常用的版本,即尼諾斯克語來寫作。他表示,這一獎項是對這種語言和推廣這種語言的努力的認可,其獲獎歸功于這種語言本身。
尼諾斯克語也被稱為“新挪威語”,僅為該國約10%的人口所使用,是19世紀以農村方言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成為了在挪威與丹麥聯(lián)合歷史結束后占據支配地位的丹麥語的替代選擇。
約恩·福瑟 資料圖
一篇2020年發(fā)表于《戲劇文學》的文章介紹,約恩·福瑟被西方評論界譽為“新易卜生”(盡管他本人并不樂于被貼上這個標簽),也被拿來和貝克特、品特等荒誕派劇作家相比較。迄今為止,除易卜生和斯特林堡之外,福瑟是第三個在中國得到系統(tǒng)介紹和規(guī)模化傳播的北歐劇作家。
福瑟的作品中蘊含巨大情感張力的極簡主義語言,對白中強烈的節(jié)奏感與音樂感,并置的時空,交纏的現實與夢幻,彰顯他獨特的美學與戲劇風格。
介紹稱,其劇作以簡練的語言著稱。劇中人物往往沒有具體的名字,常被冠以“男人”“女人”“他”“她”“朋友”等稱呼,這種獨特的命名方式暗示劇中人物的經歷具有普遍性。約恩·福瑟在寫作中試圖減少對詞語的使用,沉默、破裂和停頓,靜默在他的劇本里占據重要的地位。他通過最普通的生活日常的瞬間,對人物的情感歷程進行挖掘,探討親密關系中孤獨與背叛,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對于生命的思考等。
約恩·福瑟代表作《有人將至》
他創(chuàng)作于1999年的《一個夏日》便是這樣一個劇本,2000年該劇獲得北歐劇協(xié)最佳戲劇獎,2019年和今年夏天,《一個夏日》兩次被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搬上話劇舞臺。故事從一位年老女人的回憶開始,她日復一日地眺望著大海,與記憶搏斗。時間被分成了“過去”與“現在”。在重復、停頓、空白和沉默中,賦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語句全新的含義。
附:近11年獲獎者一覽
2022年:
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獲獎理由:“她的勇氣和敏銳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約束”。代表作品有《悠悠歲月》《位置》《一個女人》。
2021年:
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獲獎理由:“毫不妥協(xié)但卻富有同情心地洞穿了殖民主義的影響,同時關注被夾在不同文化和地緣鴻溝間難民的命運”。代表作品有《天堂》《啟程的記憶》《來生》。
2020年:
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理由:“她用無可辯駁的詩意嗓音,以樸實的美感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代表作品有《阿喀琉斯的勝利》《野鳶尾》。
2019年:
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獲獎理由:“他兼具語言獨創(chuàng)性與影響力的作品,探索了人類體驗的外圍和特殊性”。代表作品有《罵觀眾》《卡斯帕》《試論疲倦》。
2018年:
波蘭作家奧爾加·托卡丘克。獲獎理由:“她敘事中的想象力,充滿了百科全書般的熱情,這讓她的作品跨越文化邊界,自成一派”。代表作品有《鏡子里的城市》《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2017年: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獎理由:“在偉大情感的小說世界中找到現實世界與虛幻深淵的連結”。代表作品有《長日將盡》《別讓我走》《被埋葬的記憶》。
2016年:
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獲獎理由:“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tǒng)中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形式”。代表歌曲有《答案在風中飄》《時代在變》《像一塊滾石》。
2015年:
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獲獎理由:“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代表作品有《戰(zhàn)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個證人》《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
2014年:
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獲獎理由:“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占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代表作品有《星形廣場》《暗店街》《青春咖啡館》。
2013年:
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代表作品有《逃離》《快樂影子舞》《愛的進程》。
2012年:
中國作家莫言。獲獎理由:“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品有《紅高粱》《酒國》《豐乳肥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范維 
-
大眾CEO:與其對華搞調查,不如提升自身競爭力
2023-10-05 22:22 德意志 -
“天天臆想‘中國幽靈’,難道要我們戴徽章表忠心?”
2023-10-05 21:03 觀察者頭條 -
王毅會見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外長穆塔基
2023-10-05 17:27 中國外交 -
王毅會見巴外長:愿助巴克服暫時困難,集中精力實現國家發(fā)展
2023-10-05 17:13 巴鐵 -
美商務部長再提華為:令人極其不安
2023-10-05 16:54 中美關系 -
日本將提前一年,先獲得200枚美制戰(zhàn)斧導彈
2023-10-05 14:58 日本 -
日本開始第二輪核污染水排海
2023-10-05 09:44 福島核泄漏 -
謝鋒會見上海美國商會代表團,雙方就中美經貿合作等溝通交流
2023-10-05 08:27 中美關系 -
烏稱特別小組登陸克里米亞時與俄軍激戰(zhàn)
2023-10-05 08:19 烏克蘭之殤 -
泰國免簽政策實施首周接待逾10萬中國游客
2023-10-05 07:51 -
泰國國王王后派代表看望受傷中國公民
2023-10-05 07:50 -
“躲在試衣間聽到十幾聲槍響,與兇手擦肩而過”
2023-10-04 23:21 中國游客 -
-
泰國總理:已致電中國大使道歉
2023-10-04 19:19 中國游客 -
中汽協(xié)發(fā)聲
2023-10-04 19:11 -
泰國警方對曼谷槍擊案嫌犯提出5項初步指控
2023-10-04 15:59 -
曼谷槍擊案中受傷中國公民狀況穩(wěn)定
2023-10-04 15:59 -
“中美在一些領域處于紅線邊緣,但沒人想發(fā)起戰(zhàn)爭”
2023-10-04 15:09 中美關系 -
歐盟對我電動汽車發(fā)起反補貼調查,我商務部: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2023-10-04 14:14 -
泰國成立外國使館和遇難者家屬應急協(xié)調中心
2023-10-04 13:59
相關推薦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34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19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評論 913“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評論 176最新聞 Hot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
魯比奧告訴北約:特朗普快對普京沒耐心了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暴跌,納指進入熊市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