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第安納州起訴TikTok,美聯(lián)邦法官痛斥:政治姿態(tài)
-
劉程輝風物長宜放眼量
(觀察者網(wǎng)訊)“一句話的陳述,卻被延展成一部比卡夫卡《變形記》還長的作品!”印第安納州去年成為美國首個起訴TikTok的州,其訴狀卻惹惱了聯(lián)邦法官。
據(jù)美聯(lián)社(AP)報道,在5月初印第安納州的訴訟遭到法院駁回后,美國聯(lián)邦法官霍莉·布雷迪(Holly Brady)于5月23日再度發(fā)聲,直指這起針對TikTok的訴訟主要為了擺出無關緊要的“政治姿態(tài)”,大部分語言都與訴求無關。目前該州尚未表態(tài)是否會對法院裁決提出上訴請求。
美聯(lián)社:聯(lián)邦法官表示印第安納州起訴TikTok主要是“政治姿態(tài)”
布雷迪發(fā)表聲明對此案表態(tài)說,印第安納州提起的訴訟“超過90%的內(nèi)容都是為了擺出無關緊要的姿態(tài)”。
布雷迪抱怨,起訴書數(shù)十次提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但這種語言實際上與提出的法律訴求無關。她總結(jié)道,印第安納州起訴的主要意思就是:被告在向該州消費者披露信息時,沒有表明用戶數(shù)據(jù)可能與其他方面共享。
布雷迪說,“這一句話的陳述,被延伸成一部比卡夫卡的《變形記》更長的作品”,結(jié)果讓她花了47頁的時間才弄清楚這起訴訟的全部內(nèi)容。
她表示,“當一個人為了政治姿態(tài)而尋找法律主張時,不可避免地會在州法律特定問題上出現(xiàn)反反復復的情況”,“印第安納州所謂的聯(lián)邦陰謀論可能會引起其預定受眾的興趣,但這與本案的判決無關。”
目前,第安納州檢察長辦公室沒有立即對布雷迪的決定或訴訟的前景發(fā)表評論。
去年12月7日,印第安納州共和黨籍總檢察長托德·羅基塔(Todd Rokita)的辦公室發(fā)布消息,指控TikTok沒有披露中國政府獲取敏感用戶信息的可能性,違反了該州的消費者保護法;此外,TikTok沒能有效防止兒童接觸到露骨的成人內(nèi)容。印第安納州由此成為美國首個對TikTok采取司法行動的州。
隨后,印第安納州北區(qū)聯(lián)邦地方法院法官霍莉·布雷迪(Holly Brady)拒絕了TikTok將案件提交聯(lián)邦法院的請求,但決定由該州韋恩堡高級法院法官克雷格·博貝(Craig Bobay)審理此案。
聯(lián)邦法官布雷迪(左)和印第安納州總檢察長羅基塔(右)
今年5月初,博貝裁定印第安納州敗訴。法院裁決認為,該州總檢察長羅基塔將下載TikTok歸類為消費者交易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產(chǎn)生金錢交換;另一方面,因為TikTok和應用商店所屬的蘋果公司都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超出印第安納州法院職權范圍。
盡管如此,羅基塔辦公室仍然在回應聲明中呼吁居民刪除TikTok應用程序,但他們沒有說明是否計劃對法官的裁決提出上訴。
自去年開始,TikTok在美國面臨越來越多的政治限制,在印第安納州對TikTok發(fā)起法律挑戰(zhàn)的同時,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也相繼宣布禁止在州政府所擁有的電子設備上瀏覽TikTok。
今年5月17日,蒙大拿州共和黨籍州長格雷格·吉安福特(Greg Gianforte)正式簽署法案,禁止實體在全州提供TikTok下載,蒙大拿州由此成為全美首個徹底禁用TikTok的州。
這項法案規(guī)定,谷歌和蘋果公司的應用商店在蒙大拿州境內(nèi)提供TikTok應用程序為非法行為,法案將于2024年1月正式生效。州長辦公室在一份新聞稿中稱,“處罰將由蒙大拿州司法部執(zhí)行”,任何違法對象將為每次違規(guī)行為支付1萬美元的處罰,而且違規(guī)期間每天還將額外罰款1萬美元。
不過在法案簽署落地當天,就有美國行業(yè)學者預測該法案“幾乎肯定”會因違憲而被推翻。
美國《紐約時報》3月曾發(fā)表題為《封殺TikTok有個問題,叫做憲法第一修正案》。文章指出,如果美國政府試圖禁用TikTok這個重要的通訊平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肯定會對此有所規(guī)定,政府必須滿足憲法第一修正案最嚴格的審查,因為這一禁令的執(zhí)行將是對TikTok潛在用戶言論的預先限制。至少,政府必須表明禁令實質(zhì)上與重要的政府利益有關。然而,美國政府是否能夠證實這一全面禁令是為這些利益量身定制,這似乎值得懷疑。
《華爾街日報》4月26日發(fā)文稱,除憲法第一修正案外,封殺令還將面臨美國跨州商業(yè)活動和剝奪公民權方面的法律挑戰(zhàn),根據(jù)相關法律,美國政府不得在未經(jīng)審判程序的情況下宣布某個實體犯有某種罪行。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俄記者上前一看:嚯,過期了28年
2023-06-06 18:12 -
俄烏互相指責,下游已開始疏散居民
2023-06-06 17:47 烏克蘭之殤 -
“北溪”泄漏點附近,發(fā)現(xiàn)一只靴子…
2023-06-06 17:02 -
中方敦促美英澳,不要把太平洋變成“風暴洋”
2023-06-06 16:59 中國外交 -
尹錫悅:韓美同盟已升級為“以核為基礎的同盟”
2023-06-06 16:00 -
“美軍艦機跑到中國家門口挑釁,是造成安全風險的根源”
2023-06-06 15:51 中國外交 -
中國駐洪都拉斯使館開館,外交部介紹情況
2023-06-06 15:43 中國外交 -
福島核污水排海隧道開始注入海水
2023-06-06 15:39 日本 -
“我,瑞典外交官,打錢”
2023-06-06 15:15 -
歐盟判波蘭“不法治”,波司法部長:德國買來的判決
2023-06-06 15:14 歐洲亂局 -
臺積電董事長:中美都“不能沒有臺積電”
2023-06-06 14:56 臺灣 -
-
赫爾松地區(qū)卡霍夫卡水電站遭襲 庫區(qū)儲水泄漏
2023-06-06 13:14 俄烏沖突一周年 -
法國前駐美大使迷惑了:如此對待中國,美國到底想干嘛?
2023-06-06 12:02 -
中突簽訂協(xié)議:對突尼斯一古羅馬遺址進行聯(lián)合考古
2023-06-06 12:01 考古 -
白宮竟“惡人先告狀”:中方“咄咄逼人”,有人會受傷
2023-06-06 11:33 中美關系 -
洪都拉斯總統(tǒng):我將于6月9日訪華
2023-06-06 10:54 拉美左翼 -
布林肯還沒來,沙特先迎馬杜羅
2023-06-06 10:43 -
俄邊境播普京講話宣布“戒嚴”?克宮:被黑了
2023-06-06 10:21 俄羅斯之聲 -
美方以芬太尼為由制裁中方,我商務部表態(tài)
2023-06-06 09:56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釋放對華緩和信號 評論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國”?歐盟拒絕 評論 17“美國幾代人的亞太布局被毀,盟友終將望向中國” 評論 127美媒吐槽:全員滑跪,除了中國… 評論 90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釋放對華緩和信號
-
美歐倒逼肯尼亞“轉(zhuǎn)頭”,“中國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國”?歐盟拒絕
-
魯比奧要重組美國務院:在大國競爭時代,難以履行使命
-
又變了!特朗普:無意解雇鮑威爾
-
“美國幾代人的亞太布局被毀,盟友終將望向中國”
-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們投給特朗普,現(xiàn)在他的關稅攪亂了我們的行業(yè)”
-
美媒吐槽:全員滑跪,除了中國…
-
“別用中國的”,美國務院內(nèi)部文件曝光
-
越南總理表態(tài):越美談判,不能影響其他市場
-
“關稅正在扼殺企業(yè)對美投資意愿,市場重心或轉(zhuǎn)向”
-
“談判推遲,美國又提要求”
-
換防長?“美國后院起火”
-
帶著石破茂的親筆信,他來中國了
-
斗爭升級!哈佛大學起訴特朗普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