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tǒng)一“事故”“死者”等措辭引發(fā)爭議后,韓國政府來解釋了
-
陶夢時間有限
最后更新: 2022-11-04 08:42:50(觀察者網訊)近日,韓國首爾梨泰院踩踏事故成為多國媒體關注焦點,目前,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56人。而據多家韓媒陸續(xù)爆料,在事故發(fā)生后不久,韓國政府就開始討論統(tǒng)一措辭,如將此次事件稱為“事故(??)”而不是“慘案(??)”,將遇難者稱為“死者(???)”而非“受害者(???)”。
據韓國KBS、MBC電視臺等多家韓媒11月2日報道,在這一行為引發(fā)批評后,韓行政安全部社會災難應對政策官樸種賢于當日作出解釋。據他稱,這些詞是“中性用語”,因為韓國政府內部有規(guī)定,要在災難相關的用語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中立。他還強調,梨泰院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如果在地名之后加上“慘案”等詞語,會給該地區(qū)帶來非常負面的印象,“可能造成游客不愿意前往的結果”。
韓國KBS電視臺報道截圖
10月29日晚,韓國首爾龍山區(qū)梨泰院發(fā)生大規(guī)模踩踏事故。據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公布的數據,截至11月1日下午11時,踩踏事故致313人傷亡,其中156人遇難,157人受傷。
而據韓媒爆料,韓國政府在事故發(fā)生后的第二天,就已討論統(tǒng)一事故的相關用語。據韓國MBC電視臺11月1日報道,10月30日上午韓國政府召開了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會議,根據MBC獲得的行政安全部的非公開文件,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包括,“將事故名稱統(tǒng)一為‘梨泰院事故’”,政府應該使用“死者(???)”等中性用語,而不是“受害者(???)”等用語。
MBC電視臺獲得的文件截圖
《韓民族新聞》11月2日也報道稱,韓國國務總理室曾下達指示稱,不能使用“梨泰院慘案”表述,要統(tǒng)一使用“梨泰院事故”的表述,將“犧牲者和受害者”統(tǒng)稱為“死亡者和受傷者”。
而韓國政府這一統(tǒng)一用語的行為隨即引發(fā)批評,據《韓民族新聞》報道,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鞭樸洪根表示,政府指示將“慘案”表述為“事故”,試圖縮小事件規(guī)模,將“犧牲者”表述為“死者”,試圖逃避責任,他認為政府不應該做出引發(fā)不必要的爭議行為。
據MBC電視臺報道,共同民主黨議員李炯錫也質疑稱,“CNN等國外主流媒體在報道此事時使用‘disasters’一詞,對應韓文應表述為‘慘案(??)’。但(政府)要求將此事統(tǒng)一稱為‘梨泰院事故’,是否在有意降低尹錫悅政府上臺后發(fā)生的這場大型災難的嚴重性?”他繼續(xù)質問道:“之所以不讓遇難者被稱為‘受害者’,不就是為了說沒有加害者,國家沒有責任嗎?”
面對外界的批評與質疑,據韓國《國民日報》11月1日稱,韓國行政安全部災難安全管理本部長金星鎬已在當天的一次會議中解釋稱,“在(事故)情況沒有得到客觀確認和明確下,我們認為需要中立的用語,所以使用了死亡者、死傷者這樣的用語?!?
2日,韓國行政安全部社會災難應對政策官樸種賢也就此作了新說明。綜合韓國KBS、MBC電視臺、財經網站“Edaily”11月2日報道,在當天舉行的梨泰院踩踏事故簡報會中,樸鐘賢強調,“如果在地名之后使用‘慘案’、‘壓死’等用語,會給該地區(qū)的形象留下非常負面的印象。而最大的損失將落在在那里謀生的私營業(yè)者身上。”
樸鐘賢繼續(xù)稱,如果使用“踩踏、慘案”這樣的詞,梨泰院就會被認為是非常危險的地方,“可能會造成游客不愿意前往的結果,所以我們一致認為應該盡可能將其稱之為梨泰院事故?!彼貏e提及,“梨泰院這個地方是非常著名的旅游勝地,很多韓國人都會去,很多外國人也來?!?
韓國行政安全部社會災難應對政策官樸種賢
除了可能會對當地的私營業(yè)者造成損失這一理由外,樸種賢還提到,由于政府部門與地方自治團體以及許多其他組織都在進行協作,因此有必要統(tǒng)一與此次踩踏事故的相關用語。另外,樸種賢還稱,政府內部有使用中性用語的規(guī)定,“對受害者、犧牲者這種表達方式有一種內部規(guī)定,就是在災難相關的用語上最大限度地保持中立,政府完全沒有想要回避責任的意圖?!?
此外,據樸種賢介紹,使用“事故”、“死亡者”等詞是政府的用語方針,民間仍可以使用“慘案”等詞語?!埃ㄕ┲皇墙ㄗh這樣做,(‘犧牲者’、‘受害者’)完全可以隨意使用。大部分普通國民和媒體仍在使用‘慘案’、‘壓死’等措辭?!?
然而,樸種賢的這番解釋并未能平息外界的批評聲。
一位韓國網民指責稱,“(政府)沒有經過深度討論,就制定了這種違反國民情緒的輕率行政規(guī)定,真的很驚人……”
另有韓國網民大罵稱,“就因為你們,被毀的不是梨泰院的形象,而是整個韓國的形象,知道嗎?如今,身為大韓民國的國民實在是太丟臉了。而且比起梨泰院的形象,首先要尊重犧牲者。”
還有人指出,“全世界都說這是梨泰院慘案。這當然是慘案。比起管理形象,(政府)更應該表現出真誠的反省和負責任的樣子不是嗎?但尹錫悅政府卻在找各種借口,這幅不負責任的樣子正在制造大韓民國的負面形象。希望梨泰院慘案遇難者能夠安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陶夢 
-
美國新增感染91327例、死亡592例
2022-11-04 07:11 抗疫進行時 -
王毅:中方將堅定支持印尼辦好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
2022-11-04 07:00 中國外交 -
俄稱將公布英國參與襲擊黑海艦隊的證據
2022-11-04 06:44 俄羅斯之聲 -
“中國‘天宮’堪比豪宅,還有120種中餐!”
2022-11-03 23:04 航空航天 -
俄烏再次交換被俘人員,各107人
2022-11-03 22:43 烏克蘭之殤 -
中坦聯合聲明:中方同意給予坦桑尼亞98%稅目輸華產品免關稅待遇
2022-11-03 22:32 中國外交 -
“17國領導人確認參加G20,剩下3國我會親自打電話”
2022-11-03 22:14 G20 -
加拿大廣播公司要關閉中國分社,外交部回應
2022-11-03 21:48 -
氣候活動人士鬧到音樂廳,荷蘭觀眾不忍了
2022-11-03 21:42 -
中美元首是否有計劃在G20會面?外交部回應
2022-11-03 21:41 中美關系 -
-
打了兩年,埃塞俄比亞政府與“提人陣”終于達成?;饏f議
2022-11-03 21:38 非洲之窗 -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遭槍擊受傷
2022-11-03 20:01 巴鐵 -
吹捧拜登政績“翻車”,白宮刪文
2022-11-03 19:59 美國政治 -
中國與坦桑尼亞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2022-11-03 19:39 中國外交 -
韓正訪問新加坡并主持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
2022-11-03 19:27 中國外交 -
埃爾多安:朔爾茨對俄立場有所改變,開始尋找共同語言
2022-11-03 19:14 -
“這是國際人權對英國的要求”
2022-11-03 18:04 不列顛 -
示威出現這一幕,巴西當局展開調查
2022-11-03 18:02 -
緬北發(fā)生中國公民遭槍擊案件,我領館發(fā)布提醒
2022-11-03 17:38
相關推薦 -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評論 125“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評論 119“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評論 245美國扛不住了才打貿易戰(zhàn),但藥不對癥會治死 評論 122他無視美國威脅訪華,“給世界作出示范” 評論 123最新聞 Hot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