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喊了幾個月的大舉反攻,哪去了?”
-
劉程輝曰清、曰慎、曰勤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01:47【編譯/觀察者網 劉程輝】
“烏克蘭幾個月來一直宣稱的大舉反攻,哪去了?”美國“政客”新聞網16日在標題中這樣寫道。
其實這些天,對烏軍行動抱有疑問的西方媒體并不少。美國《華盛頓郵報》12日披露說,數(shù)十億美元軍援下,在赫爾松前線幾乎看不到烏軍發(fā)起大規(guī)模反攻的跡象。文章揣摩烏軍所謂的“反攻”可能只是信息戰(zhàn)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分散俄軍對東部戰(zhàn)場的注意力。英國《經濟學人》雜志14日也指出,盡管烏克蘭亟需展示在戰(zhàn)場上取得的進展,但烏軍實際上能力不足,并沒有為此做好準備;澤連斯基只是想借此繼續(xù)爭取軍援,向西方表明他們的支持沒有白費。然而一旦反攻的宣傳破滅,烏軍士氣反而將遭到更嚴重的打擊。
“政客”新聞網:烏克蘭幾個月來一直說的大舉反攻,哪去了?
烏軍反攻“依然是個謎”
“政客”新聞網16日撰文稱,赫爾松位于第聶伯河北岸,是烏克蘭南部重鎮(zhèn),也是俄羅斯軍隊向西進攻敖德薩的關鍵跳板。雖說赫爾松在俄烏沖突初期就被俄軍拿下了,但最近兩個月來,烏克蘭一直在暗示要奪回這座南部重鎮(zhèn),外界認為烏軍要發(fā)動一場重大的反攻,這將是烏軍扭轉戰(zhàn)局的重要時刻。
《經濟學人》雜志同樣注意到,幾個月來,有關烏軍即將反攻南部地區(qū)的消息屢見報端。英國情報官員7月28日提供的最新消息稱,“烏克蘭在赫爾松的反攻勢頭正在增強”。俄羅斯克里米亞薩基空軍基地8月9日發(fā)生大爆炸,這被烏克蘭官員描述為“反攻的開端”。烏克蘭將軍德米特里·馬爾琴科(Dmytro Marchenko)甚至自豪地預言,赫爾松將在今年年底獲得解放。
《經濟學人》:烏克蘭需要展示在戰(zhàn)場上的進展,但是軍隊可能還沒準備好
“然而,這場行動的走勢仍然是個謎。”“政客”網文章稱,一方面,俄軍正在當?shù)匕矤I扎寨并加強兵力;另一方面,烏軍雖然動用西方援助的武器遠程攻擊赫爾松市的橋梁和俄軍彈藥庫,但并未發(fā)動更大規(guī)模的地面步兵行動。
烏軍對于反攻的宣傳,吊足了外界的胃口。然而,“烏克蘭備受期待的反攻行動卻伴隨著緩慢的行動速度,以及一些令人困惑的決定,以至于那些最關注俄烏局勢的分析人士都想知道——反攻哪兒去了?”
這是基輔為了擾亂和迷惑俄羅斯軍隊的佯攻嗎?還是說,烏克蘭目前缺乏火力去奪回莫斯科控制的關鍵領土?一場沒完沒了的爭奪戰(zhàn)真的不可避免了嗎?
“為什么要公開宣傳(反攻)赫爾松?說實話,我搞不懂,這確實讓我抓狂?!辈ㄌm防務咨詢公司羅尚咨詢(Rochan Consulting)主管康拉德·穆茲卡(Konrad Muzyka)說,“坦率地講,從軍事角度來看,這絕對沒有意義。如果你是一名烏克蘭軍事指揮官,你一定更愿意一個月前在赫爾松北部同7個俄羅斯營級作戰(zhàn)群(BTG)作戰(zhàn),而不是現(xiàn)在在那里的15或20個?!?
烏克蘭南部作戰(zhàn)司令部發(fā)言人娜塔莉亞·胡門尤克15日表示,烏軍最近動用美國援助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tǒng)襲擊了第聶伯羅河上的三座橋梁,“嚴重破壞”了俄軍對赫爾松市的支援能力。然而,烏軍地面部隊并沒有伴隨著這次打擊向前推進——實際上,烏克蘭地面部隊在赫爾松地區(qū)幾乎沒有行動,有消息稱,烏軍仍然被俄羅斯的炮擊困在戰(zhàn)壕里。
“所謂反攻,也許只是信息戰(zhàn)”
《經濟學人》文章指出,盡管烏軍雄心勃勃,但反攻所需的兵力和裝備卻面臨著現(xiàn)實難題。
只有步兵才能真正占領領土。進攻方通常需要比防守方準備更多的彈藥,進攻方的傷亡往往也比防守方更多。進攻部隊需要三倍于防守部隊的兵力才能占領防守嚴密的陣地;在城市地區(qū)作戰(zhàn)需要的兵力就更多了。如果說烏克蘭曾經有過這樣的優(yōu)勢,那么這種優(yōu)勢如今已不復存在。
英國皇家聯(lián)合軍種研究所智囊團的杰克·沃特林(Jack Watling)指出,烏克蘭的確有大量的軍隊,但其中大多數(shù)都是僅僅經過數(shù)日訓練的義務兵。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最艱苦的戰(zhàn)斗都是由烏軍最具經驗和實力的五個旅參與的,但經過了數(shù)月的作戰(zhàn),這些部隊精疲力竭,傷亡慘重。無論是補充兵員還是籌集裝備,都需要時間。
烏克蘭國家戰(zhàn)略研究所研究員米克拉·別列斯科夫(Mykola Bielieskov)表示,烏克蘭不會很快發(fā)動任何進攻,因為“烏克蘭缺乏重型武器”。
“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眲e列斯科夫說。
既然反攻面臨著現(xiàn)實問題,那烏克蘭宣傳反攻的目的何在?
《經濟學人》文章稱,烏軍之所以“大肆吹噓”反攻,有可能是故意為止。這能讓當?shù)囟碥娞幱诰o張的狀態(tài),迫使俄軍從東部頓巴斯地區(qū)抽調兵力,從而削弱對斯拉維揚斯克市的持續(xù)攻擊。
此外,由于西方正在遭受俄烏沖突帶來的經濟陣痛——比如歐洲的能源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急于提振西方對烏克蘭的信心,澤連斯基試圖向他的西方支持者表明,他們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正在發(fā)揮作用。
《華盛頓郵報》:在赫爾松前線,幾乎沒有烏克蘭進攻的跡象
與此同時,美國《華盛頓郵報》12日的一篇報道同樣指出,在赫爾松前線,幾乎看不到烏軍發(fā)起大規(guī)模反攻的跡象。相反,種種跡象表明,俄烏極有可能在烏克蘭南部陷入曠日持久的殘酷僵局。至于烏軍在南部開展的攻勢,也可能只是對俄羅斯信息戰(zhàn)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將俄軍火力從東部戰(zhàn)場引開。
報道稱,現(xiàn)在距離澤連斯基“年底結束沖突”的時間點越來越近了,但目前的局勢反而讓人覺得,烏克蘭可能會陷入漫長而艱難的僵局。
“我們必須誠實——目前,烏克蘭沒有足夠數(shù)量的反攻武器?!睘蹩颂m政府的一位匿名國防和情報顧問對《華盛頓郵報》說,就算烏軍取得了成果,那也是戰(zhàn)略上的功勞。從實力的角度而言,烏軍“難與俄軍匹敵”。
不過《經濟學人》雜志也指出,烏克蘭一旦在“反攻”問題上處理不當,烏軍可能會遭到反噬。
“如果大肆宣傳但后來沒有實施,烏軍士氣將會受到打擊。但如果真的發(fā)動反攻但失敗了,這種幻滅感將更加嚴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俄方駁斥“俄領導層內部動蕩”:完全不屬實
2022-10-09 11:06 俄羅斯之聲 -
3秒,38槍…美國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國一夢 -
美國回應:已得知消息,不予評論
2022-10-09 09:59 俄羅斯之聲 -
“先發(fā)制人”打擊俄羅斯?美國重申:不會直接參與
2022-10-09 09:54 烏克蘭之殤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后最新衛(wèi)星圖像
2022-10-09 09:35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渲染“核末日”,馬克龍:說話該謹慎點
2022-10-09 08:39 烏克蘭之殤 -
離譜!美頂級兒童醫(yī)院稱孩子“在子宮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別者…
2022-10-09 08:30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國一夢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普京下令加強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觀察者頭條 -
日韓稱朝鮮9日發(fā)射彈道導彈
2022-10-09 07:23 三八線之南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中斷事故初步確認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歐洲亂局 -
俄方: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車車主系俄一邊疆區(qū)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羅斯之聲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大規(guī)模中斷,或被蓄意破壞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烏克蘭國安局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
2022-10-08 23:00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蘇洛維金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
2022-10-08 22:13 俄羅斯之聲 -
上一秒還在啃漢堡,下一秒就被美國警察的子彈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國持有正確的物種保護理念,西方應更開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樓:含中國產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販沖進市政廳掃射:外墻布滿彈孔,市長當場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國天價氣“背刺”,德國拉日韓組“G7+”談價
2022-10-08 19:38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
“關稅猶如泰山壓頂,將‘不可逆轉’傷害美國經濟” 評論 58“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163“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評論 36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評論 18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shù)十年后,中國明星數(shù)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