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新任命財相扎哈維上任第一天便去勸說約翰遜下臺
-
鞠峰算了
最后更新: 2022-07-07 10:23:45【文/觀察者網 鞠峰】
英國政壇正經歷一場極其戲劇性的大地震。當地時間7月5日,英國內閣重要成員財政大臣與衛(wèi)生大臣宣布對首相約翰遜失去信心,從政府辭職。當晚,約翰遜火速任命原教育大臣納迪姆·扎哈維(Nadhim Zahawi)為新財相,并于6日立即上任。
沒想到,據BBC了解,扎哈維剛上任不到24小時,就與一些內閣重要成員共同前往唐寧街10號,勸說約翰遜辭職?!短┪钍繄蟆?日頭版更是表示,有消息人士透露,扎哈維幾個月來一直在與盟友秘密行動,為拿下保守黨領導權做準備。
但約翰遜目前仍不打算主動辭職。英國主流媒體最新評論紛紛表示對約翰遜前途極其悲觀。BBC稱,約翰遜的首相生涯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危險境地。天空新聞評價,這就是這位首相的末日,只有“癡心妄想”的約翰遜還看不清這一點?!缎l(wèi)報》評論則發(fā)問:約翰遜還能固執(zhí)已見多久?
BBC報道截圖
BBC表示,當天與扎哈維一同前往首相府的包括內政大臣普里蒂·帕特爾、同樣新任命的交通大臣格蘭特·夏普斯等。但這位新財相并不準備以辭職相逼。一位與扎哈維關系頗近的消息人士對天空新聞網表示,扎哈維不會辭職,他希望專注于降低稅收負擔,以及減輕百姓生活成本。
扎哈維的態(tài)度變化之快令人震驚。上任當天,扎哈維接受天空新聞網采訪時就表達了對約翰遜的忠誠。他說離開政府“很容易”,而“為國家服務要難得多”,自己支持約翰遜繼續(xù)擔任首相,“今天的政府是一個能夠實現目標的團隊”。
扎哈維接受天空新聞采訪視頻截圖
一位與扎哈維關系密切的保守黨內部人士此前對《金融時報》表示,“扎哈維不會對約翰遜采取行動,他完全忠誠,但一旦約翰遜下臺,我毫不懷疑他會站出來。”
結果不到幾小時便傳出了他去唐寧街勸辭約翰遜的消息。這引來英國知名媒體人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的吐槽:“扎哈維過去24小時的表現簡直是一出《權力的游戲》(知名奇幻權謀劇集,注)?!?
摩根在自己的節(jié)目中采訪前保守黨議員羅伊·司徒亞特,問他誰是接替約翰遜的人選。司徒亞特力薦扎哈維,說他是個“正人君子”(a decent man)。話還沒說完,摩根便吐槽扎哈維在過去24小時的所作所為就像《權力的游戲》里出來的人物。
摩根補刀道,“他剛剛接受了大臣職位,很顯然升官了,今天早上他又發(fā)言支持約翰遜、支持政府,結果幾個小時后他又成了‘內閣刺客團’的團長……”
據英國《金融時報》介紹,扎哈維出生于伊拉克,1978年隨家人來到英國,早年經商,2010年當選議員從而進入英國議會,在特蕾莎·梅政府時期扎哈維曾任教育部國務副大臣。2020年,扎哈維出任衛(wèi)生部國務副大臣,又稱“疫苗大臣”,因迅速推出新冠疫苗而聲名鵲起,2021年9月被約翰遜提拔為教育大臣。
扎哈維的前任里?!ぬK納克(Rishi Sunak)是引發(fā)這輪辭職潮的內閣成員之一。他5日在辭呈中表示:“公眾期望政府能夠正確、稱職和認真地管理國家。我相信這些標準值得為之奮斗,而我們的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這就是我辭職的原因。”
近日,英國首相約翰遜所任命的保守黨副黨鞭克里斯托弗·平徹(Christopher Pincher)深陷“咸豬手”丑聞,他于6月29日晚在倫敦市中心的卡爾頓俱樂部猥褻了2名男子,被猥褻的2人可能都是英國議會議員。約翰遜也被質疑早已知曉平徹此類劣跡,但仍包庇此人。
6月30日,平徹遞交辭呈并承認事發(fā)當晚飲酒過度,但約翰遜堅持拒絕將平徹開除出黨,直至7月1日才迫于外界壓力暫停其黨內職務。然而,平徹后續(xù)被曝出更多不端行為,引發(fā)輿論對約翰遜是否明知其品行仍委以重任的質疑。
當地時間7月5日,英國衛(wèi)生大臣賽義德·賈維德(Sajid Javid)和英國財政大臣里?!ぬK納克(Rishi Sunak)因對首相約翰遜失去信心而從政府辭職。
據天空新聞網統(tǒng)計,截至發(fā)稿時,已有46位英國政府官員因對首相約翰遜失去信心而辭去職務,超過政府官員總數五分之一。
上臺之后,約翰遜內閣人員更迭的速度令人咋舌。據英國智庫“政府研究所”(IfG)統(tǒng)計,約翰遜上任近3年間,已有36名內閣成員辭職,與特蕾莎·梅的紀錄持平。如果加上7月6日辭職的英國衛(wèi)生部國務大臣愛德華·阿加(Edward Argar),那么約翰遜已經創(chuàng)下1979年以來內閣成員辭職人數的紀錄。
IfG統(tǒng)計
據BBC統(tǒng)計,截至目前仍然堅定支持首相約翰遜的還剩外相特拉斯、防相本·華萊士以及副首相拉布。
英國《衛(wèi)報》評價稱,約翰遜作為英國首相的未來遭遇空前危機。天空新聞網稱,這是一場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24小時政治戲劇。賈維德和蘇那克的辭職引發(fā)了一系列事件,似乎已經注定了約翰遜的命運。
然而約翰遜卻保持“淡定”,拒絕下臺。此前已有內閣成員要求約翰遜下臺,但他的回應是在7月6日將英國地方發(fā)展、社區(qū)及住房大臣邁克爾·戈夫解職。當天稍早,戈夫敦促約翰遜“必須辭職”。
消息人士對《衛(wèi)報》表示,約翰遜的態(tài)度是繼續(xù)抗爭。“約翰遜說,兩年前有數百萬人投票支持我——我將與此抗爭到底,不能屈服?!?日,面對外界呼吁其下臺的聲浪,約翰遜在議會進行“首相問答”時再度以“人民授權”為由,堅稱自己將“繼續(xù)前進”,履行英國首相的使命。
天空新聞網7日凌晨發(fā)表一篇辛辣評論稱,約翰遜的首相之旅已經行至末日,但只有他自己心懷幻想,無法看清現實。面對雪片般的辭呈,任何一個政治家都經受不住,但“與以往一樣,約翰遜先生打破了所有慣例,仍然相信他可以無視政治重力”。6日晚間,唐寧街消息人士對外界表示,首相哪兒也沒去,還在準備下周演講中關于減稅的內容。
天空新聞網分析道,失去數十名內閣成員后,約翰遜想繼續(xù)擔任首相,直白點說,只能是“癡心妄想”(delusional)。尚不清楚他能否填補政府的空缺,更不用說拉攏內閣的支持。但約翰遜現在腦子里只有一件事:他發(fā)自內心地渴望留在唐寧街10號?,F在真正的問題是,議員們會容忍他多久。
英國工黨議員康納·麥金(Conor McGinn)揶揄,政府現在必須取消明天的立法委員會會議了,因為“他們現在沒有足夠的議員去參加”,“結果就是關鍵的立法只能暫?!薄?
麥金補充說,一個連最基本職能都履行不了的政府(government),不該管管(govern)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鞠峰 
-
首位!她公開表示希望取代約翰遜
2022-07-07 09:50 不列顛 -
澳前總理:曾是二戰(zhàn)盟友,雖然時代變了,但澳中歷史情誼不會改變
2022-07-07 08:50 中國外交 -
俄方稱摧毀美制“海馬斯”火箭炮,烏軍:假消息
2022-07-07 08:33 烏克蘭之殤 -
Vivo遭突擊檢查,中使館:印方做法阻礙營商環(huán)境改善
2022-07-07 08:21 中國外交 -
韓情報機構舉報兩名文在寅時期前院長濫用職權
2022-07-07 08:13 三八線之南 -
菲總統(tǒng)馬科斯:南海問題不是菲中關系的主流
2022-07-07 08:09 南海局勢 -
美國新增確診229512例,死亡698例
2022-07-07 08:02 美國一夢 -
新加坡出現首起本土猴痘病例
2022-07-07 07:42 -
澤連斯基:烏軍正在幾個戰(zhàn)術方向上推進,特別是在南部地區(qū)
2022-07-07 07:11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官員承認有西方提供的武器被出售
2022-07-07 07:11 烏克蘭之殤 -
IMF總裁:不能排除明年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
2022-07-07 06:59 -
伊朗:逮捕數名“從事間諜活動的外國外交人員”
2022-07-07 06:59 伊朗局勢 -
德副總理拒絕設立油價上限:那將發(fā)出錯誤信號
2022-07-07 06:49 德意志 -
俄法院下令關閉哈薩克斯坦石油出口“命脈”30天
2022-07-06 23:40 -
這會是壓垮約翰遜的最后一根稻草嗎?
2022-07-06 23:13 不列顛 -
法國公開馬克龍與普京通話內容,俄羅斯很生氣
2022-07-06 22:57 烏克蘭之殤 -
俄國家杜馬通過法案:允許銀行對法人實體外幣存款實行負利率
2022-07-06 22:51 俄羅斯之聲 -
烏克蘭前總統(tǒng):現政府缺乏經驗,公民們須自己決定是和是戰(zhàn)
2022-07-06 22:50 烏克蘭之殤 -
-
英國新財政大臣火速上任:必須重振英國經濟
2022-07-06 22:23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
為籌錢暗殺特朗普,美國一青少年槍殺父母,還打算逃到烏克蘭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去世,曾表示“美國將讓位給中俄”
-
“美國,下三流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