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拋出“新劇本”:俄方在烏搞破壞,為開戰(zhàn)找借口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王慧】
一周三輪密集談判,最終沒能打破美俄“堅冰”,解出烏克蘭問題答案;而兩國剛走下談判桌,很快便開始掀起新一輪波瀾。這場政治劇持續(xù)大半年,仍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加更。
當?shù)貢r間14日,烏克蘭多家政府官網突遭黑客攻擊,事情尚未明朗之際,美烏卻“不約而同”將矛頭指向俄羅斯;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順勢拋出一則報道,指稱俄羅斯為“入侵”烏克蘭,準備刻意制造針對烏東地區(qū)“自己人”的襲擊,甚至將“入侵”時間鎖定在了1月中旬至2月中旬…
CNN報道:美國情報顯示,俄羅斯準備采取行動,制造入侵烏克蘭的借口
給俄羅斯“扣帽子”的美國,另一邊持續(xù)加大施壓力度。除威脅對俄高官甚至總統(tǒng)普京施加“致命制裁”外,美媒還放風,將加強對烏武裝分子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進攻性武器;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將遠超上世紀支持阿富汗抵抗蘇聯(lián)的力度。
美方高舉的“大棒”,并未讓俄妥協(xié)半步。俄羅斯駐美使館15日回擊道,CNN發(fā)表的報道不過是“垃圾消息”,是在向俄施加信息壓力。俄外長拉夫羅夫此前同樣言辭犀利地指出,正是西方的“傲慢和自大”導致了當前的緊張局勢,他警告西方國家——俄羅斯的耐心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過劍拔弩張之下,各方依然在傳達對話的聲音。處于旋渦中心的烏克蘭傳出消息,總統(tǒng)澤連斯基已邀請美俄領導人共同參加三方會談;美國務卿布林肯也表示,美國和北約愿與俄開展進一步對話;俄羅斯方面則重申,主張通過外交解決所有國際問題。
眼下,“喊打”聲與對話聲相互交織,炒作與辟謠你來我往,烏克蘭問題前景依然撲朔迷離。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對觀察者網表示,即便美烏向俄傳遞出了對話的信息,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政治上的姿態(tài)和需要?,F(xiàn)在雙方關系不順暢,誰都搞不清楚對方下一步究竟要做什么,但是也都在為最壞的場景做鋪墊和準備。此外,對美俄烏來說,更多的是比耐心,看時間站在誰的一邊。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這場“拉鋸戰(zhàn)”以戰(zhàn)爭告終的可能性,但目前來看,各方還是希望以一種更加理性的方式處理分歧,保持談判大門的開放。
美媒炒作:“俄羅斯想嫁禍烏克蘭!”
本周,圍繞持續(xù)升溫的烏克蘭局勢及俄羅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倡議,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連談三場。只是從這三場會談反饋的信息來看,收效甚微。以至于主導談判的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形容,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困局已經“走進了死胡同”;美國常駐歐安組織代表也喊出了“戰(zhàn)鼓已經敲響”的口號。
1月10日,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與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舉行會談,圖源:澎湃影像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危機中,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持續(xù)炒作,可謂西方國家的一條主線劇情。早在去年11月初,美烏和北約便不斷渲染“俄羅斯威脅”,聲稱俄軍在俄烏邊境地區(qū)“陳兵十萬”,烏克蘭遭“入侵”危在旦夕。烏防長當時稱,俄軍可能準備在1月底發(fā)起進攻。
如今,在談判接連碰壁后,美國迫不及待續(xù)上了新的劇情。早在13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就預告,美國情報機構認為,俄羅斯可能已經制造了“指責烏克蘭準備襲擊烏東地區(qū)俄羅斯軍隊”的“入侵借口”,華盛頓方面將在24小時內通過媒體公布這一“借口”的細節(jié)。
在14日——也就是俄羅斯與歐安組織談判結束一天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話稱,俄羅斯正試圖在烏東開展“偽旗行動”(false flag,西方軍事情報術語,指偽裝身份以嫁禍他人),為軍事“入侵”烏克蘭制造借口。
這位美方官員是這么說的:“美國掌握的情報表明,俄羅斯準備預先在烏東地區(qū)部署一批特工。這些特工接受過專門的城市作戰(zhàn)訓練,將使用爆炸物攻擊俄羅斯或者代理人的部隊?!币簿褪钦f,美方設想俄羅斯會將此襲擊嫁禍烏克蘭,從而借此發(fā)動對烏克蘭的攻擊。
報道刊出后,五角大樓、白宮相繼出面“背書”。五角大樓發(fā)言人約翰·柯比出面“證實”這些情報“可信度非常高”。他14日同樣宣稱,俄羅斯“預先部署了一組特工”,執(zhí)行“一項看起來像是針對俄羅斯或烏克蘭講俄語的人的行動”,以便制造可能入侵的理由。
緊接著,白宮發(fā)言人普薩基也出面了,她口徑一致地稱,俄羅斯準備對烏東的自己人發(fā)動“迫在眉睫的攻擊”,“為編造入侵借口奠定基礎”,“使用了與2014年吞并克里米亞時的相同策略”。她甚至帶來了關于時間表的具體消息,比如俄羅斯“計劃在入侵烏克蘭前幾周”開展行動,真正的“入侵”可能“在1月中旬到2月中旬之間開始”。
給出了指控,但至于證據,美方卻語焉不詳。CNN引述兩位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的話說,美國的評估結合了“截獲情報和特定個人的地面行動”。有意思的是,在爆料這一“機密”的同時,報道還稱美國政府之所以不愿意透露更多細節(jié),是為了不驚動“行動被跟蹤的俄羅斯特工”。
《華盛頓郵報》報道:俄羅斯計劃在烏克蘭進行潛在的破壞活動
《華盛頓郵報》15日分析稱,拜登政府這份對俄羅斯的最新指控是其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通過提前曝光來阻止俄羅斯的襲擊。報道還稱,盡管國會議員或美國的盟友已經得知情報,但情報細節(jié)的缺失,也使得俄羅斯有機會攻擊美國“捏造指控”,就像以前俄羅斯在伊拉克問題上所做的那樣。
無獨有偶,就在CNN報道發(fā)出的同日,烏克蘭國防部的一份聲明與此遙相呼應。聲明稱,“侵略者的軍事單位及其衛(wèi)星,收到了為發(fā)動這種挑釁做好準備的指令?!?
美國方面的渲染,又一次引發(fā)了俄羅斯方面的猛烈回擊。俄方一針見血地質問道——證據呢?
俄總統(tǒng)發(fā)言人佩斯科夫14日對塔斯社表示,美國有關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從事破壞活動的指控未經證實,也沒有根據。
俄駐美使館15日同樣在臉書發(fā)聲回擊,稱其為“垃圾消息”,是在向俄施加信息壓力。
“美國政府發(fā)言人詳細描述了挑釁場景,甚至還給出了‘入侵’開始時間??芍劣谧C據?和往常一樣——沒有?!?/strong>俄使館指出,美方此舉證明其一直在不斷向俄羅斯施加信息壓力,通過媒體的反復炒作,似乎變成了主要新聞。
“俄羅斯反對戰(zhàn)爭,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所有國際問題?!甭暶骶婷绹矫嫱V惯@種行為,并再度強調,“美國(包括官方和媒體)對我們的持續(xù)指控是毫無根據的,無法得到任何證實”。
針對美國方面有意釋放關于俄羅斯行動的“情報”,李海東評價說,這實際上是一種信息戰(zhàn)和輿論戰(zhàn),雙方都在對外放料,但這些料的真實性并不能夠得到保證。
“美國及其盟友正在國際輿論中制造‘俄羅斯好戰(zhàn)’的氛圍和共識,試圖詆毀對方形象和聲譽,以便達成在與對方較量時使用任何手段都不會覺得有道德愧疚感的效果。”李海東表示,西方人炒作“俄羅斯在1月中旬到2月中旬發(fā)動戰(zhàn)爭”,不排除西方人想這么干,但是他們說是俄羅斯人想這么干,這種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他們可能是為了在自己采取相關行動時把鍋甩給俄羅斯?!?
李海東補充道,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美國和北約看起來想對俄羅斯搞“消耗戰(zhàn)”。通過高強度扭曲俄羅斯意圖、高強度威懾俄羅斯安全的方式,讓俄羅斯將大量資源用于相關軍事防務,從而使得俄羅斯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最終被耗竭拖垮,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冷戰(zhàn)了。
美軍前高官:支持烏克蘭抗俄,將遠超支持阿富汗抗蘇
美國方面指控俄羅斯的罪名,近期可不止這一項。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報道,當?shù)貢r間1月13日及14日,烏克蘭外交部、教育部、內政部、能源部等在內的多個政府網站遭到大規(guī)模黑客攻擊而關閉。烏國家安全局隨后發(fā)布消息稱,攻擊者干擾了烏克蘭政府網站,并在網站主頁上發(fā)布挑釁性信息,初步調查顯示未發(fā)生個人數(shù)據泄露的情況。
盡管根據烏克蘭口徑,這起事件正處在調查中,但美烏兩國正把事件引向俄羅斯。烏克蘭國家安全部門稱,雖然尚不清楚網絡攻擊的元兇,但俄羅斯“似乎是”幕后黑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一名官員稱,拜登已經聽取了事件簡報,將“向烏克蘭提供恢復網絡所需的一切支持”。五角大樓則直接點名俄羅斯——現(xiàn)在確定襲擊的原因還為時過早,但“這和我們過去看到的俄羅斯的做法是一樣的。”
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歷屆美國政府都煞費苦心地將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主要限制在防御性武器上。迄今為止,美國已經向基輔提供了大約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反坦克導彈和雷達等。
2021年11月14日,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發(fā)布公告稱,烏克蘭接收了美國政府提供的大約80噸彈藥。(圖自美媒)
《紐約時報》在14日的報道中提到,為了避免激怒俄羅斯,多年來美國在軍援烏克蘭方面都保持低調,但現(xiàn)在,美方政策將迎來重大轉變。報道提到,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軍事行動證明,美國在打擊叛亂方面表現(xiàn)得很糟糕,但在支持挑動叛亂方面,“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
歐盟嘴上說幫立陶宛“出頭”,但就是沒行動
2022-01-15 22:08 臺灣 -
英方被曝在華為內部安插間諜,查了個遍…
2022-01-15 16:28 華為 -
北約攛掇芬蘭加入,芬蘭外交部長:無計劃
2022-01-15 16:21 俄羅斯之聲 -
印度空軍公布國防參謀長墜機事故初步調查結果
2022-01-15 15:40 印度驚奇 -
花500萬裝修辦公室?歐洲議會副議長:為納稅人省錢
2022-01-15 15:39 -
王毅同伊朗外長舉行會談:啟動兩國全面合作計劃落實工作
2022-01-15 13:32 伊朗局勢 -
美軍人員“帶毒”赴韓,韓國政府急求“透明數(shù)據”
2022-01-15 13:22 三八線之南 -
這兩個美國議員提案:禁止五角大樓承包商買中國稀土
2022-01-15 12:46 中美關系 -
印總理“被困”天橋20分鐘或為兩黨紛爭,最高法院成立委員會徹查
2022-01-15 12:05 印度驚奇 -
美疾控更新指南:戴中國標準KN95,保護效應好
2022-01-15 11: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兩小偷夜闖中國維和部隊營區(qū),當場被抓
2022-01-15 11:47 -
駐墨西哥使館:有赴華人員偽造健康碼,已暫停申請資格
2022-01-15 10:58 -
麻省理工知名華裔教授陳剛被捕一年后,檢方將撤銷指控
2022-01-15 10:30 中美關系 -
朝鮮宣布發(fā)射兩枚戰(zhàn)術導彈
2022-01-15 07:40 朝鮮現(xiàn)狀 -
歐盟污蔑中國“脅迫”立陶宛,駐歐盟使團回應
2022-01-15 07:28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確診74.9萬例、死亡2663例
2022-01-15 07:24 美國一夢 -
“五角大樓以為朝鮮導彈會擊中美國”
2022-01-14 23:23 朝鮮現(xiàn)狀 -
英國首相府向女王道歉
2022-01-14 23: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過去常說中國將崩潰,如今中國圍觀美國潛在內戰(zhàn)”
2022-01-14 22:39 美國一夢 -
韓軍:朝鮮2枚疑似短程導彈成功命中海上目標
2022-01-14 21:46 半島火箭
相關推薦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41“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22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3“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xiàn)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