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考慮核武器“僅限阻止和反擊敵方核打擊”,但并非“不首先使用”
(觀察者網訊)《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審議大會將于明年1月4日在紐約舉行。最近各國關于核武器的表態(tài)也備受關注,而美方的態(tài)度變化尤為矚目。
據日本共同社27日消息,美國負責軍控與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邦妮?詹金斯(Bonnie Jenkins)日前在接受共同社采訪時透露,拜登政府考慮在正在制定的新核戰(zhàn)略指針《核態(tài)勢評估報告》(NPR)中“宣布”縮小核武器的作用,可能會宣布核武器的“唯一目的”僅限阻止和反擊敵方的核打擊等。
美國負責軍控與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邦妮?詹金斯
詹金斯明確表示,美國政府力圖縮小核武器的作用,制定NPR時也在聽取盟國意見探討政策。目前尚未得出結論。
關于《禁止核武器條約》,詹金斯堅決反對稱“一枚核彈頭都不能廢棄”,擁核國家在未來也不會支持。她還批評該條約已成為損害核保護傘和同盟關系的“政治壓力”,對德國以觀察員身份參加締約方會議的舉動予以牽制。
詹金斯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讓人們認識到決不能發(fā)動核戰(zhàn)爭”,她稱拜登政府力爭實現(xiàn)“無核武世界”的目標與日本一致,但同時“必須與維持核威懾保持平衡”。
另外關于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向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的計劃,詹金斯強調,這不會擴大至其他盟國。
資料圖:美國戰(zhàn)略核導彈 圖自CNN
此前有消息稱,美國在強調核武器唯一目的的同時,不會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一主要政策。但根據此前特朗普政府制定的現(xiàn)行NPR,即便敵方攻擊未使用核武器,也不排除美方使用的可能。
據報道,有觀點認為,盡管美國的這一政策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相比,使用核武的情形更多,但若獲得通過將比現(xiàn)行政策更為克制。日本的國家安全依賴于美國的“核保護傘”,強烈擔憂這一政策會導致美國核威懾力的下降,其影響備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英國、法國、德國以及日本等美國盟友在聽聞拜登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后紛紛“游說”,要求拜登不要改變使用核武器方面的政策,不要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聲稱這可能會“破壞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長期威懾戰(zhàn)略”。
在此情況下,有包括2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69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在內的近7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于當?shù)貢r間12月16日向拜登致聯(lián)名信以施壓。美國物理學家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杰羅姆·弗里德曼(Jerome I. Friedman)、約翰·馬瑟(John C. Mather)、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等諸多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和核專家均名列其中。
據“憂思科學家聯(lián)盟”(UCS)網站消息,截至今年7月,美國處于部署狀態(tài)的戰(zhàn)略核彈頭總數(shù)為1357枚。
標簽 核武器- 責任編輯: 張菁娟 
-
“美國人權政治化行徑毀損人權善治根基”
2021-12-27 14:17 美國一夢 -
“這個社會應捫心自問:作為美國人,意味著什么?”
2021-12-27 13:54 美國政治 -
“美國拆分硅谷巨頭是給中國送大禮”
2021-12-27 13:53 美國經濟 -
“我們中立,為臺灣武力對抗大陸最蠢”
2021-12-27 11:54 -
著名歷史學家史景遷去世,享年85歲
2021-12-27 10:34 -
澳大利亞醫(yī)院鬧烏龍,給400多名新冠陽性患者發(fā)“陰性”通知
2021-12-27 10:16 -
日本海保海自聯(lián)合訓練,設想釣魚島“被占”
2021-12-27 10:08 釣魚島持久戰(zhàn) -
阿塔新規(guī):禁止車內放音樂
2021-12-27 09:56 阿富汗 -
美國新增確診8.3萬例、死亡91例
2021-12-27 07: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全部既定任務
2021-12-27 06:54 航空航天 -
澳政府不但不封鎖,竟還“求”民眾頂著疫情出門旅游
2021-12-26 22: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1萬多俄軍“意外撤退”?
2021-12-26 19:14 烏克蘭之殤 -
真香,莫里森入駐TikTok
2021-12-26 17:28 -
印度又對5種中國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為期5年
2021-12-26 16:58 龍象之間 -
捷克駐華大使:總統(tǒng)特別囑咐這件事
2021-12-26 14:52 北京冬奧會 -
“我們實在是受夠了”
2021-12-26 14:3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羅斯切斷歐洲天然氣供應?俄氣:你們該照照鏡子
2021-12-26 14:12 俄羅斯之聲 -
拜登以通脹為由對大公司壟斷“出手”,商界急了
2021-12-26 13:09 美國經濟 -
特魯多稱中國用聰明的方式讓“民主國家”內斗
2021-12-26 11:42 -
蘇聯(lián)解體30周年特別直播
2021-12-26 10:55
相關推薦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評論 108“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評論 119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143“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65“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172最新聞 Hot
-
跨性別女性算不算法律定義上的女性?英國判了
-
“也有想把工廠遷回美國的,但零件還得從中國買”
-
“現(xiàn)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誰敢攔我?”
-
起訴!“加州州長向特朗普發(fā)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戰(zhàn)”
-
“白宮承認‘中方沒打來過電話’,我早就知道…”
-
歐盟威脅武契奇:去了,入歐就沒戲了
-
又要跟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網絡
-
“如果美國不認真對待,會被中國徹底碾壓”
-
“買到就是賺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電話打給中國,“不然我們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國被曝計劃用關稅談判來孤立中國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學家”,加盟北大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續(xù)來了,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川建國’在美國作妖,倒逼中國崛起”
-
“我們花了22年在中國打造這一切,全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