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濟日報:以平常心看待諾貝爾科學獎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里,諾貝爾獎的三大科學獎項次第公布。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授予發(fā)現(xiàn)了人體感知溫度、壓力及疼痛的分子機制的2位科學家,物理獎授予在理解復雜物理系統(tǒng)方面有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3位科學家,化學獎授予對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作出重要貢獻的2位科學家。
在向公眾科普相關獲獎項目的同時,不少科技工作者也感到遺憾,因為今年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又沒有中國科學家的身影。筆者認為,要以平常心看待。
諾貝爾科學獎有標志性。
自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120年中,諾貝爾科學獎作為全世界公認的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獎,表彰了數(shù)百位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yī)學上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幾乎囊括了20世紀以來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代表了現(xiàn)代科學研究的主要趨勢。
看重諾貝爾科學獎,期待更多中國人獲獎,這是好事,能讓我們更關注基礎研究和原創(chuàng)成果,推動中國科技向著更高處發(fā)展。但要讓中國人成為諾貝爾科學獎領獎臺上的常客,首先要正視差距,構(gòu)建更好的科研軟環(huán)境,營造更好的創(chuàng)新文化氛圍,讓更多熱愛科學的高素質(zhì)人才可以安心從事基礎研究。
諾貝爾科學獎有滯后性。
在目前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獎項中,獲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僅有屠呦呦1人。此外,獲獎的華裔科學家還有8人,其中楊振寧已放棄美國國籍轉(zhuǎn)為中國公民。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籍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僅有2人。
有人拿日本做對比:日本政府曾經(jīng)在本世紀初制定過50年拿30個諾貝爾科學獎的計劃,至今21年中,日本已經(jīng)有20位獲得者。即便排除其中3位獲獎時已入籍美國的科學家,也有17人。
同為亞洲人,為何日本的諾貝爾獎科學家比中國多這么多?這其實是獎項滯后性和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學術基礎薄弱這兩方面因素疊加造成的。諾貝爾科學獎具有明顯滯后性,獲獎項目通常都是科學家們在幾十年前取得的成果。本世紀日本獲得眾多諾貝爾科學獎的技術源頭,多來自其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術研究是需要大量投入的,發(fā)展中國家學術基礎薄弱。中國科研經(jīng)費大幅度提高和科研產(chǎn)出爆發(fā),都是近些年的事情,要像日本那樣成為諾貝爾科學獎??停峙滦枰o待花開。
諾貝爾科學獎有局限性。
諾貝爾科學獎也有給錯的時候,而且并不罕見。最出名的失誤是1949年獲獎的前額葉切除術,這種手術被用于治療精神疾病,造成數(shù)十萬人不幸傷亡后,被各國禁止。諾貝爾科學獎的局限性還體現(xiàn)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上,獲獎者主要是“穿實驗室白大褂的老白人男士”,有色人種和女性科學家獲獎比例太低,與科研界現(xiàn)狀不符。
總之,對待諾貝爾科學獎,我們既不能不屑一顧、狂妄自大,也不能膜拜迷信、無限拔高,而是要有吸收、有鑒別,以科學態(tài)度評價它,用科學規(guī)律認識它,用平和、超脫的心態(tài)看待它,努力促進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原創(chuàng)性成果的產(chǎn)出,讓中國科技事業(yè)行穩(wěn)致遠。
佘惠敏/經(jīng)濟日報
標簽 諾貝爾獎- 原標題:「科創(chuàng)之聲」以平常心看待諾貝爾科學獎
- 責任編輯: 李天宇 
-
在偏遠山村建書店,能盈利嗎?
2021-10-10 08:27 這就是中國 -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宣布辭職
2021-10-10 08:07 -
留學生入境洛杉磯遭限制自由、遣返,中方嚴正交涉
2021-10-10 08:01 海外華人 -
美國新增確診34936例、死亡427例
2021-10-10 07:42 美國一夢 -
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之女確診
2021-10-09 23:1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美化肥價格超2008年創(chuàng)歷史新高,通脹“完美風暴”要來?
2021-10-09 22:57 -
法國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后,他有個計劃...
2021-10-09 22:44 法國見聞 -
幫造核潛艇還不夠?美國將向澳出售12架“海鷹”
2021-10-09 21:59 -
津巴布韋一中資礦企發(fā)生爆炸,6名中國公民遇難
2021-10-09 21:50 海外華人 -
印媒炒作中國士兵“越線”被扣,與事實不符
2021-10-09 21:45 -
美外交人員在俄羅斯偷上癮了?
2021-10-09 20:59 俄羅斯之聲 -
阿塔:不會與美國合作打擊“伊斯蘭國”
2021-10-09 20:34 阿富汗 -
印度交通部長喊話特斯拉:不要在印度賣“中國制造”
2021-10-09 19:11 龍象之間 -
澳貿(mào)易部長:歐盟雖還在生氣,但雙方明年將敲定自貿(mào)協(xié)定
2021-10-09 19:09 歐洲亂局 -
“法軍以反恐為名,卻在我國領土訓練恐怖分子”
2021-10-09 16:55 法國見聞 -
印高官兒子“開車碾過農(nóng)民”,兩次傳喚后終露面
2021-10-09 15:43 印度驚奇 -
“美方有些人總是陷入這樣的內(nèi)卷不能自拔,累不累?”
2021-10-09 15:41 中美關系 -
136國達成15%全球最低稅協(xié)議,美共和黨:嚴重關切
2021-10-09 14:42 -
美國首次!前1%的超級富人擁有財富超過中產(chǎn)階級總和
2021-10-09 14:27 美國經(jīng)濟 -
澳前總理訪臺揚言支持加入CPTPP,我使館:失敗而可憐的政客
2021-10-09 12:17
相關推薦 -
史無前例!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下死手 評論 235“美國對中國生氣,我們就要跟著?!” 評論 65特朗普團隊急了:正和中國談著呢,不能取消 評論 102低空經(jīng)濟,如何賦能中國物流升維? 評論 63最新聞 Hot
-
史無前例!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下死手
-
“中國在2019年的做法,救了美國近千條人命”
-
果然不扯上中國,英國就辦不成事了…
-
澳央行副行長:中國不想人民幣貶值,那會便宜美國人
-
荷蘭外相:中國希望放寬阿斯麥出口限制
-
美國考慮撤軍4500人?韓國否認
-
摩根大通CEO:不會撤資中國
-
25年間性侵299人、受害者最小僅1歲...法國戀童癖醫(yī)生認罪
-
“特朗普對以色列愈發(fā)不滿,扭頭聯(lián)系哈馬斯”
-
禁令駁回!英國獲準繼續(xù)移交查戈斯群島,美:歡迎
-
“美國對中國生氣,我們就要跟著?!”
-
美前財長蓋特納訪華,受到多位中方高層官員會見
-
俄總統(tǒng)顧問稱:蘇聯(lián)在法律上仍然存在
-
薛建華被雙開:私藏有嚴重政治問題的網(wǎng)絡文章
-
低空經(jīng)濟≠無人機,“它是賦能千行百業(yè)的綜合經(jīng)濟形態(tài)”
-
重慶通報:校方負有嚴重的安全管理責任,分管副校長免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