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10天連發(fā)42道行政令,美媒看不下去了
最后更新: 2021-01-30 19:22:38【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拜登上任10天連發(fā)42道行政令,不光對面的共和黨人有怨言,指責這種刻意避開國會博弈的做法有違他爭當“兩黨和事佬”的競選諾言,現在連幾家主流美媒也看不下去了。
其中,《紐約時報》用標題向拜登“溫情”喊話——“放緩行政令吧,喬”,并指出行政令只是“有缺陷的立法替代品”。
美聯社發(fā)現,雖然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和特朗普等人也愛“廣發(fā)”行政令,但拜登在上任初期的頻次更高。
而NBC援引專家不客氣地潑起了“冷水”:行政令簽署起來很容易,廢除起來也很容易。但這能讓支持者認為他在設法“兌現競選承諾”。
1月20日,美國華盛頓,美國新總統(tǒng)拜登宣誓就職,在白宮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 圖自澎湃影像
10天42道行政令,CNN夸、《紐約時報》貶
根據CNN的統(tǒng)計,截至1月29日,拜登已經簽署了42道行政命令,分別與抗疫、環(huán)境、移民政策和種族平等等一系列問題有關。
CNN對此的評價為,“拜登沒有浪費任何時間,通過一系列行政行動來啟動他的議程?!?
CNN報道截圖
但從1月27日起,《紐約時報》就發(fā)文解析了拜登“瘋狂”頒發(fā)行政令的弊端。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文章先是夸贊拜登“正在積極行動,讓特朗普時代翻篇”,這些舉措贏得了民主黨人和其他人的歡呼,他們渴望看到特朗普的“政治遺產”被盡快廢除。
該文然后指出,與此同時,共和黨人開始批評總統(tǒng)“做事過頭”,并指責拜登違背了自己承諾的尋求兩黨團結。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28日已經表示,拜登早早地依賴于行政行動的做法,與他作為候選人時承諾的成為“和事佬”不符。
雖然國會對立可能讓拜登別無選擇,只能采取行政行動,否則就要看著自己的議程被“挾持”。但是,這些行政令只是“有缺陷的立法替代品”。它們本是為政府提供指導,需要在已有法律或憲法賦予行政部門的自行決定權范圍內開展工作,并不能建立新的法律法規(guī)。
從行政令制度的設計來看,比起立法來,它能達到的效果更為有限,而且總統(tǒng)“做得過火”還會招來法院的干預。
“權宜之計”還是“虛張聲勢”?
據美聯社29日報道,拜登方面辯稱,為應對百年一遇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推翻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他們在就職初期大量采取行政措施是必要的權宜之計,他們也在推進立法。
同時,美國總統(tǒng)“廣發(fā)”行政令并不新鮮:克林頓在兩屆任期內簽署了364項政令,小布什8年簽署了291項政令,奧巴馬簽署了276項,特朗普則在4年里簽署了220項命令。
但與最近幾任總統(tǒng)相比,拜登一上任就采取行政行為的頻次更高。
美聯社報道截圖
1月30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網站又以“‘脆弱變革’:拜登簽了行政命令,但力度不足”為題發(fā)文指出,盡管拜登政府簽署行政令的聲勢浩大,但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只是象征性姿態(tài),需要在未來幾年立法行動的配合。
NBC報道截圖
其中一些拜登政令影響深遠,比如下令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但有一些就很模糊。例如,一項指示政府機構處理當前經濟危機的政令,實際并沒有規(guī)定任何具體的行動。
除此以外,專家指出了一個事實——行政命令簽署起來很容易,廢除起來也很容易。
所以,一方面,立法可能會導致兩黨“拉鋸戰(zhàn)”;另一方面,在每一位總統(tǒng)都急于推翻前任成果的情況下,行政行動的壽命比立法短暫得多,也更容易被推翻。
就像特朗普盡可能多地廢除奧巴馬時期指令一樣,拜登正努力撤銷特朗普的廢除指令。其中的不穩(wěn)定和不確定性,可能消耗巨大的經濟和人力成本。
但NBC解讀認為,拜登正想通過這些行政令,向支持者傳達他“打算兌現競選承諾”的信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美國政治- 責任編輯: 童黎 
-
-
美州議員想出個“特朗普總統(tǒng)日”
2021-01-30 16:42 美國政治 -
別讓政治操作扭曲市場運作的正常秩序
2021-01-30 16:42 -
“散戶暴動,反映美國民眾普遍仇恨”
2021-01-30 16:28 股市 -
澳貿易部長寫了封信,中方沒搭理
2021-01-30 16:20 -
荒謬!拒絕投送反華報刊,加拿大華裔郵差竟被停職
2021-01-30 16:12 反邪教 -
印總統(tǒng)自曝:已向中印邊境增派部隊
2021-01-30 15:28 龍象之間 -
“印尼這個曾經對西方人最友好的島,現在受夠了?”
2021-01-30 14: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三名反華先鋒逼候任商務部長表態(tài):對華為,硬起來
2021-01-30 13:54 中美關系 -
馬克龍也對阿斯利康疫苗起疑心
2021-01-30 13:2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又一中企狀告美國政府
2021-01-30 13:13 大公司 -
“中國指著一團糟,說美國體制不行”
2021-01-30 11:03 中美關系 -
羅賓漢“劫窮濟富”遭差評潮,谷歌卻“熱心幫忙”
2021-01-30 10:34 股市 -
孟晚舟申請變更保釋條件被拒
2021-01-30 07:43 華為 -
美國新增確診16.6萬例、死亡3638例
2021-01-30 07:40 美國一夢 -
美股暴跌,GME反彈68%,“韭菜”扳回一局
2021-01-30 07:20 股市 -
拜登的伊朗問題特使,又是老面孔
2021-01-29 22:51 美國政治 -
首個歐盟國家批準中國新冠疫苗
2021-01-29 22:4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關閉
2021-01-29 21:44 不列顛 -
白宮新聞發(fā)布會,混入特朗普支持者?
2021-01-29 19:29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評論 81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05“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45“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208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4最新聞 Hot
-
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
前十占九!“中國機構正在主導全球芯片研究”
-
“美國自毀前程,中國肯定樂壞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獵德大橋頂部,廣州交警回應
-
特朗普再次抨擊鮑威爾:美國幾乎沒有通脹,他總是降息太遲
-
“內鬼”李剛,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將損害蘋果和英偉達”
-
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國說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宮表態(tài)
-
印度對中國出手,鋼鐵征12%關稅
-
普京:愿與烏克蘭直接談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一客機在機場發(fā)動機起火,機上300人被迫撤離
-
特朗普借關稅“忽悠”日韓投資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項目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