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正非:美國在通信產業(yè)失敗,不要歸罪于華為的崛起
3、Nicola Eliot:是否您在遼陽的經歷促使您在44歲時創(chuàng)立了華為?
任正非:44歲創(chuàng)建華為的時候,我是沒有任何經驗的,是盲目下水的。我們離開軍隊以后,走入市場經濟,非常不適應。我們和西方退役軍人走入市場經濟還有很大區(qū)別。因為西方軍隊雖然不完全是市場經濟化,但社會是市場經濟化,他們耳濡目染都會知道什么叫“市場經濟”,因此他們從軍隊退役到企業(yè)去工作有一定的適應性。
我們完全是不適應的,因為我們是從計劃經濟出來的,軍隊一分錢都不能賺,都是老老實實的。我們就不明白,為什么到市場經濟后,十塊錢買來的貨物,要賣十二塊錢?肯定是騙人家的。當然,那時我們不知道有運作費用、財務成本、稅費等,不懂這些,所以到地方來非常不適應。甚至連什么是超市這個名詞都不懂。
如果說創(chuàng)業(yè)之前有什么經驗,那就是年齡,總比年輕二十多歲的孩子經歷的風浪多一些。
4、Nicola Eliot:因為創(chuàng)業(yè)存在這么大的風險,您又沒有相關知識,為什么還是決定創(chuàng)立了華為?
任正非:其實我們已經是無路可走,由于我那時工作做得不好,別人不要我了。深圳科技局說,你原來是搞科研的,現在可以來搞科技企業(yè)。我們自以為搞一點技術還可能,所以走上這一條路。今天看來,當時是太無知了,因為無知才走上了這條路,然后就沒有退路,退回去只能靠勞動力再發(fā)展,因為任何資本都沒有了,我轉業(yè)的費用全部用光了。
5、Nicola Eliot:有一些報道說,您在軍隊里待過。對此,您有什么要說的嗎?
任正非:70年來,中國退伍的軍人有5000多萬,退伍軍人都要再就業(yè),我是其中的一個。美國所有退役軍人也要再就業(yè),這是一樣的。離開軍隊以后,我與軍隊沒有任何關系,因為我們從事的是民用業(yè)務。外界這種推測沒有什么道理。
6、Nicola Eliot:您剛才提到在創(chuàng)立華為時的資本問題,如果創(chuàng)業(yè)失敗,就沒有任何資本,只能從零開始。當時用了多少錢創(chuàng)立華為?
任正非:華為創(chuàng)業(yè)注冊資本是21000元人民幣,當時我們家的轉業(yè)費只有3000多元人民幣,所以我找了幾個人集資。后來公司發(fā)展到小有規(guī)模時,他們要退股,要分公司很多錢,他們通過法律訴訟手段獲得很大賠償。他們都退出去了,公司就變成我一個人的公司,我就開始把股份逐步分給員工了。當時退股的法庭判決都在公司有記錄存檔,你們可以去看看這些記錄。這里沒有國家一分錢,就是幾個人湊的錢,我自己不可能有21000元這么多錢來創(chuàng)業(yè)。
7、Nicola Eliot:當年在中國市場轉售交換機的企業(yè)有幾百家,但是絕大多數沒有生存下來,華為憑什么能夠通過轉售香港公司的交換機而生存下來?秘訣在哪里?
任正非:第一,我們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寧可員工多吃一點苦,一定要維護客戶利益,這樣客戶基本上能接受我們。那時可能還不止幾百家公司,能夠生存是因為中國龐大的市場實在太供不應求了,就連落后的東西都會有人購買。
那時我們去代理銷售香港鴻年的交換機,當時它在模擬電子技術中還算比較好的產品,我們自己也比較努力,積累了原始資本。然后,我們并沒有消費到自己身上,而是用于再投入,再建立服務體系,改善客戶利益。
2000年,我沒有自己的房子住,當時租了一個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生活。想象一下,十幾年前我還沒有房子住,福布斯還說我是大富翁,不能理解。
我父母親都沒有得到很好照顧,父親在街上買了過期飲料喝,導致拉肚子而去世。福布斯說我很有錢,母親問錢從哪兒來的,她很擔憂,在菜市場往家走的時候被汽車撞死了。處在那種歷史階段,我們把所有原始積累都投入到未來的發(fā)展中,從這點來說和別的公司不一樣,別的公司賺了錢就去消費了或投資其他領域了。
第二,我們對供應商很誠信,賣的錢及時還給這些供應商,供應商相信我們,有時候就會把貨優(yōu)先給我們,這樣解決了沒有資金、先買進再賣出的問題,使華為在發(fā)展中擴大了一些可能性,在這方面,香港的鴻年公司對我們的成長是功不可沒的。
8、Nicola Eliot:后來華為開始自主研發(fā)技術,自主研發(fā)蘊藏著很大風險,為什么華為會決定去承擔這么大的風險?
任正非:在我人生受到挫折的時候,就是我在深圳國營企業(yè)工作時被壞人騙走了錢,因為打官司請不起律師,我自學了很多法律書籍,包括歐美法律、大陸法律,就準備自己做律師去打官司。這段經歷我明白了兩個道理,市場經濟一邊是貨物、一邊是客戶,兩邊要交易,中間就是法律。
我知道永遠不可能掌握客戶,只能掌握貨物,怎么辦?我們要研發(fā)。另外,我們最早代理的交換機是BH01,珠海一個小公司的產品,它看我們賣得好,就不給我們供貨了,就像現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一樣。
后來有人給我們介紹,我們轉向賣香港鴻年公司的HAX機,賣得很好的時候,它們也不供貨了,逼著我們自己做通信產品。我們就在這樣的主觀條件、客觀條件下,走上了自主研發(fā)的道路。
在華為公司經營有起色后,我也幫原來工作的公司償還了一部分債務。
Nicola Eliot:如果當時自主研發(fā)沒有研制成功,潛在風險在哪里?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任正非:因為那時我們無路可走,根本沒有想過“研制不成功會怎么樣”,還是相信我們會研制成功。那時是模擬通信設備,并不是很復雜,所以我們還是有信心的。第一階段是從賓館酒店用的40門交換機開始,40門成功以后,我們就有信心研制100門交換機,后來是200門。應該說,我們是一步步往高處走,并非一次就做出大產品。
9、Nicola Eliot:最開始華為轉售別的公司的交換機,后來開始自主研發(fā)交換機產品。請問華為自主研發(fā)交換機產品的知識是從哪里來的?
任正非:當時我們所有人的知識都是讀一本南京郵電學院的教科書,是陳錫生教授寫的。大家讀教科書來做交換機。
10、Nicola Eliot:那時候中國的電信市場是由西方公司的產品所主導,華為是如何突破當時市場格局的?
任正非:那時我們根本不具有與西方公司競爭的可能性,最主要還是從給招待所、小酒店使用的小交換機開始起步,而且是模擬交換機,逐漸做大,積累很多年以后,才開始能做數字式交換機。
11、Nicola Eliot:當時,由于華為沒有選擇投資CDMA技術,失去了很多機會。CDMA技術后來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技術之一。如果現在回頭來選擇,華為會作出不同的選擇嗎?你們會投資CDMA嗎?
任正非:這是一段歷史。從2000年開始,中國在無線通信標準(CDMA、GSM……)的選擇上,都是處在矛盾之中。由于當時國家不給中國電信發(fā)無線牌照,他們就把在日本淘汰的PHS技術,在中國做成了小靈通。我們當時判斷小靈通可能會賺很多錢,但是沒有前景,就沒有做。CDMA我們做了,但是沒有做IS-95這個落后體系,我們做的是1X。但是中國市場招標只要IS-95,不要1X,所以我們落選了,沒有獲得中國市場的選擇。這兩個對我們來說是挫折。
從2000年到2008年國家決定上3G,這八年期間,我們決定無線的路線時,我個人精神很痛苦,幾近崩潰。
因為我堅定不移走3GPP、GSM、UMTS道路,不走那兩條路。我不怕來自外面的壓力,外面怎么壓我,我都不怕,還是堅定走下去。我害怕來自內部的壓力,內部不斷有高層寫信、寫報告給我,“你這個決策錯了,會葬送華為公司的”。
那八年,我是度日如年,這個決策沒有其他人承擔責任,必須要我自己承擔選擇的責任。那八年看到別人賺大錢,我們不能賺錢,看到我們自己比別人困難多,外面大量文章都是諷刺挖苦我們的,萬一我真的錯了怎么辦。八年以后,中國終于發(fā)放3G牌照,一下子把我們的能量釋放出來了。當時,并沒有覺得我們勝了,只是壓力減輕了,我們的設備可以用了。
當時我們在中國市場沒有機會時,就把大量精力投到海外,開始海外市場的很多年,都見不到客戶,更不要說合同了,掙不到錢。那時正是中國假羽絨衫......假貨賣到俄羅斯去的時候,俄羅斯郵電部長說了一句話“中國有什么高科技?除了假貨,什么都沒有”。我們背負著自己的產品,還要和中國賣假貨的人混在一起,讓客戶認同我們,這個時期很難。
但是如果不打開海外市場,我們在中國又沒有市場機會,就會面臨更加困難的情況。當時我個人長年累月在非洲、拉丁美洲出差,家庭往來和聯系非常少。
對這段歷史我很懊悔,因為小孩正在成長時期,希望爸爸帶著玩游戲、躲貓貓,我沒有做。我好不容易從海外回來,累得喘不過氣來,就躺在床上睡覺。所以,我與小孩沒有好好交流,但這是為了生存,為了活下來。
2000年左右,海外才開始有人買我們一點點設備,給我們一點點合同,才有機會體現華為的服務精神,慢慢客戶就接受我們了。那時我們談不上“優(yōu)良”兩個字,我們還達不到和西方公司一起競爭的水平。非洲為什么能接受我們?因為戰(zhàn)爭,西方公司全跑光了,非洲要設備,我們就可以賣給非洲。還因為瘟疫、極端環(huán)境......,我們能賣一些產品,積累了一些海外的成功經驗。
今天我們提拔干部,都是要求在非洲等海外艱苦地區(qū)工作過,用的是美國軍隊對軍官的考核標準,“上過戰(zhàn)場、開過槍、受過傷”來確定干部有沒有被提拔的資格,海外成功經驗必須是一個指標。否則海外的人艱苦奮斗回來,都讓在“花前月下”的高素質干部把官職奪走了,這樣的價值評價體系不行。
這種循環(huán)雖然不一定最好地使用了優(yōu)秀人才,但是構建了第一批堅強的隊伍。所以,今天我們的隊伍很堅強,美國這么強的打擊,我們公司不僅不垮,還士氣高漲。
失去中國市場機會的這段時間,我們走向海外,但是回來以后,中國又走向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們又具備了從海外調一些優(yōu)秀將領回來“殺回馬槍”的機會,又在中國重新獲得成功。
12、Nicola Eliot:我們之前看過報道,1998年的時候,華為幾乎把全年利潤的一半拿出來聘請西方咨詢公司。當時主要向這些公司尋求哪方面的建議?為什么向西方學習獲取這些建議,對華為來說這么重要?
任正非:最早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其實就是我一個人,然后不斷進來一些人,根本就沒有規(guī)則。比如我說“你漲多少工資”,就定了,當然會有利于一些人,也會傷害一些人。隨著公司規(guī)模越來越大,需要起草非常多的文件來規(guī)范公司,但我沒有起草文件的能力,我個人在軍隊從事技術工作,沒有從事過管理工作。但是我們必須要前進,所以還是起草了很多文件,但覺得這些文件不規(guī)范,不利于華為成長為大公司。
那時我們認為華為應該可以成為大公司,所以請了IBM、埃森哲......幾十個顧問公司來給我們做顧問。顧問費每個小時是680美元,那時我們員工的工資每月只有5000多元,相當于顧問一個小時的工資。但是為了明天,我們必須要向人家學習,要承認人家的價值。
我們派了很多人學習,當時學習的人中也有不好好學習的,有些投機分子以為學了就可以怎么樣,看到別人在市場上升官,做了一半就走了。所以,有很多東西沒有完全做到底,這是一個缺憾。
但是有一個項目學到底了。IBM對于我們的財務和審計進行咨詢時,當時孟晚舟還是一個“小蘿卜頭”,她做了項目經理,二十多年和IBM等顧問接觸下來,把財務做得很好,而且超越顧問的指引,管理水平、標準更高了。
現在華為的財務質量水平應該比很多西方公司高得多?,F在有一些大顧問公司和我們說“不要一分錢來做顧問行不行”,我們拒絕了,因為我們還要給他們講課,還費勁。
我們自始至終向西方公司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行優(yōu)化。今天美國打擊我們的時候,大家看到華為公司好像沒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因為大量系統已經接受了這個體系,能夠自己理解,自己融匯。大量向西方學習,從今天看來是正確的。
13、Nicola Eliot:您剛才提到華為在海外市場的發(fā)展策略,首先從相對欠發(fā)達的區(qū)域(比如非洲、印度)開始發(fā)展業(yè)務。取得成功之后,為什么在2003年您會考慮把華為賣給摩托羅拉呢?
任正非:因為我們自己預判,按照當時發(fā)展的狀況,我們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遲早會和美國對抗,那時美國一定會打擊我們。希望賣給摩托羅拉,就是為了戴上一頂美國的“牛仔帽”,公司還是幾萬中國人在干,也是體現中國人的勝利。
資本是美國公司,勞動是中國人,這樣有利于在國際市場上擴展。在這樣的情況下賣給摩托羅拉,當時談好的價格是100億美元,已經簽了所有合同。
當時有兩個打算,第一,我們有一部分人想將來去做拖拉機,當時中國拖拉機廠正處于崩潰的時候,我們想把洛陽等所有拖拉機廠買下來,當時中國的拖拉機1000美元一臺,但是有問題,總漏油、發(fā)動機不耐高溫。我們用向IBM學習的IPD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然后把拖拉機價格提到2000美元。我們不可能顛覆汽車產業(yè),但可以創(chuàng)造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機王國。
第二,絕大多數人繼續(xù)走通信道路,戴著摩托羅拉的“帽子”,可以打遍全世界。都是光榮的。但是,這件事情可惜沒有成功。
我們預測“遲早和美國交鋒”是正確的,現在交鋒了,實體清單禁止我們,什么東西都不賣給我們,甚至墨西哥的麥當勞都不賣給我們,很極端。
我們自己美國公司的東西也不能用,我們員工也不能與我們美國公司的員工講話,否則就是違反美國實體清單。這種極端情況,我們當年判斷會出現,現在真出現了,我們有預防,所以沒有什么恐慌感,能應對過去。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 郭肖 
-
默克爾:不應阻礙中國發(fā)展進程,歡迎中企赴德投資
2019-09-07 09:34 中國外交 -
本周最大“錘”,上議院給他敲下了
2019-09-07 08:44 不列顛 -
印度“月船2號”失聯,離月球還有2.1公里
2019-09-07 08:34 航空航天 -
美司法部對福特、本田、寶馬、大眾展開反壟斷調查
2019-09-06 22:57 美國一夢 -
去年美國大學生大麻吸食率43%,35年最高
2019-09-06 22:22 美國一夢 -
臺當局警告所羅門群島,當心“債務陷阱”
2019-09-06 18:37 臺灣 -
伊萬卡跑到哥倫比亞管起委內瑞拉了
2019-09-06 18:34 拉美左翼 -
韓國兩地通過“戰(zhàn)犯企業(yè)”條例 日本強烈反對
2019-09-06 18:17 -
伊朗油輪船長曾遭美國數百萬美元威逼利誘
2019-09-06 17:52 伊朗局勢 -
俄農業(yè)部:計劃2025年前每年對華出口大豆370萬噸
2019-09-06 16:07 俄羅斯之聲 -
英國夏洛特公主上學了,校長迎接
2019-09-06 15:57 不列顛 -
為應對氣候變化,瑞典專家竟鼓吹吃人肉…
2019-09-06 15:49 歐洲亂局 -
95歲津巴布韋前總統穆加貝去世
2019-09-06 13:46 -
普京回應“重返G7”:沒有中印的國際組織,起不了多大用
2019-09-06 11:19 俄羅斯之聲 -
機長不在航班將延誤 乘客親自開飛機
2019-09-06 09:49 航空安全 -
誤用美元結算中國開發(fā)者收到7倍工資,蘋果公司求退回
2019-09-06 09:04 -
“我寧愿死溝里,也不答應延遲脫歐”
2019-09-06 08:51 不列顛 -
美議員嘗移民拘留所“馬桶水”:很不錯
2019-09-05 22:41 觀網看片 -
特朗普抱怨日韓不感激美國:連句謝謝都沒有
2019-09-05 22:32 美國一夢 -
所羅門群島高官會議錄音曝光:是時候交新朋友了
2019-09-05 21:45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他倆激烈爭吵,姆努欽還被拉出來鞭尸”
-
哈梅內伊表態(tài)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