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人:中國在電子制造業(yè)的主導地位很難被打破
關鍵字: 中國制造美國制造制造業(yè)回流深圳華強北【編譯/觀察者網 周遠方】
美國想要領導“全世界”擺脫對“中國制造”的依賴,但中國在全球電子制造行業(yè)已經取得了主導地位,英國《經濟學人》10月刊文,分析一場可能來臨的“科技冷戰(zhàn)”,觀察者網編譯該文如下:
在(華強北賣場)一樓,你能找到所有種類的開關、電線和螺絲;二樓,擺滿攝像頭、耳機、集成電路等等配件;越往上走,就是越高級的電子產品,智能手機、無人機、電動滑板一應俱全;在最高的十樓,形形色色的LED令人目眩。
深圳華強北商業(yè)區(qū)是中國南方一個快速發(fā)展的地方,距香港北部一小時車程。把這里理解為一個大型銷售展示區(qū)更為恰當,因為它是深圳和中國其他地區(qū)的數(shù)千家工廠的窗口。守著攤位的年輕人雖然也很樂意賣給你零配件,但他們更喜歡大客戶的電話。
華強北市場是中國在全球電子行業(yè)主導地位的完美體現(xiàn)。這里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芯片和其他配件大量涌入,其中大部分來自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qū),它們在中國完成組裝,成品設備發(fā)往世界各地。新加坡國立大學著名經濟地理學教授楊偉聰(Henry Yeung)估計,中國擁有全球逾一半的電子產品產能。
深圳華強北賽格廣場(YouTube截圖)
中國制造全球幾乎所有印制電路板(PCB),這種產品是所有電子產品的核心;中國制造全球一半的手機,組裝40%的半導體產品;蘋果的200家主要供應商在中國大陸有357家工廠,在美國只有63家。
中國的這種主導地位正迅速轉變?yōu)閯e國政治議程,在美國尤甚。所謂“中美貿易逆差”,“不公平貿易”,“盜竊和強制轉讓知識產權”,被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拿來當做加征關稅的理由,反反復復講了又講。
但美國官員希望全球公司重新調整供應鏈,還有其他考慮。對他們來說,日益增長的戰(zhàn)略競爭是令人擔憂的問題。10月5日,五角大樓警告稱,電子供應鏈安全沒有得到足夠關注。前一日,彭博社《商業(yè)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恰好在報道中炒作所謂“中國在亞馬遜和蘋果等30家美國公司的電子設備中植入間諜芯片”。
再加上中國已經雄心勃勃地明確提出“中國制造2025”電子產業(yè)鏈升級計劃,美國焦慮的來源顯而易見。在前總統(tǒng)奧巴馬任內,美國總統(tǒng)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就已經“發(fā)現(xiàn)”,中國扶持本國半導體行業(yè)的政策“扭曲市場,損害創(chuàng)新……將美國國家安全置于危險之中”。
中國的行業(yè)主導地位最初源于廉價勞動力。在21世紀初,各種制造業(yè)公司為了保持自身競爭力,都至少把一部分制造業(yè)轉移中國。盡管如今許多產品已經實現(xiàn)了自動化,但電子產品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的,部件常常需要手工組裝,或者從一臺機器搬到另一臺機器。蘋果的主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Foxconn)在深圳有25萬名員工。
勞動力成本近年來已經上升,有人估計,(中國)勞動力成本從2011年到2016年上升了60%以上。越南或印度的工人要便宜得多。但中國現(xiàn)在可以提供更多。坐飛機到深圳轉地鐵去華強北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因為從物流到原型設計的所有東西都能在這里找到,一個由公司組成的完整產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已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盡管高端組件(如處理器和內存芯片)還必須進口,但大多數(shù)其他東西都能從本地采購。
其他因素同樣有利于產業(yè)鏈的集中。正如硅谷密集的風險投資基金、律師事務所和其他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一樣,深圳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同樣在吸引更多硬件制造商,規(guī)模越大,吸引力越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格雷格?林登(Greg Linden)教授指出,與汽車等其他產品不同的是,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在世界各地間空運非常便利,這意味著在一個地方集中制造所有東西是可行的,并不會產生高昂的運輸成本。
這位極客今年7月在深圳親手升級了自己的手機內存,華強北的便利讓他興奮不已
問題是,將電子產業(yè)吸引到中國的力量是否能被削弱或瓦解。有些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發(fā)生,比如,為了抵消更高的勞動力成本、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一些公司已經轉移一部分產能。自2009年以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Samsung)已將大部分生產轉移至越南,使越南成為僅次于中國的最大智能手機出口國,這尤為引人注目。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動機正是促使其他公司起而效仿三星。
一些專家已經拋出了電子供應鏈分化的觀點,他們主張電子配件、移動網絡、甚至互聯(lián)網本身都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服務于西方,另一部分服務于中國及其盟友。
完全分裂似乎不太可能,因為全球電子行業(yè)的相互依存關系太過緊密。但最近發(fā)生的事情讓美國公司產生對中國制造減少依賴的動力。寒冬可能未至,涼意已經漸濃。(編譯完)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遠方
- 最后更新: 2018-10-17 16:51:19
-
人民日報:貿易戰(zhàn)悲觀論調不靠譜
2018-10-17 16:28 中美關系 -
美稱中方“經濟掠奪”施壓其他小國 外交部回應
2018-10-17 15:47 中美關系 -
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首次允許外部專家調查
2018-10-17 15:42 日本 -
這詞真被收入牛津詞典了
2018-10-17 15:33 -
印銀行經理竟要求“以性換貸”霸氣女子一頓暴打
2018-10-17 14:09 印度驚奇 -
伊朗:已擊斃閱兵式恐襲主謀
2018-10-17 13:50 伊朗局勢 -
法國政府大幅改組 馬克龍親信出任內政部長
2018-10-17 12:30 法國見聞 -
指稱伊朗訓練“兒童軍”,美國開啟新制裁
2018-10-17 11:57 伊朗局勢 -
這幅畫已經被網民玩壞了……
2018-10-17 11:31 特朗普 -
要對華塞“毒丸”?美欲開啟與歐英日貿易談判
2018-10-17 11:29 中美關系 -
美警辦案遇越戰(zhàn)神射手伏擊1死6傷,被逼出裝甲車
2018-10-17 11:20 觀察者頭條 -
印度首條高鐵一年僅征地0.9公頃難以完工,日方停貸
2018-10-17 10:40 印度驚奇 -
10年后美國重奪“全球競爭力”寶座 評委急著與特朗普脫鉤
2018-10-17 10:27 美國經濟 -
遭遇特大暴風雪,韓國登山隊在喜馬拉雅山全體遇難
2018-10-17 10:08 極端天氣 -
澳主持人就博爾特轉會發(fā)表黑奴言論 并拒絕道歉
2018-10-17 09:30 萬萬沒想到 -
她和特朗普在推特“打起來了”
2018-10-17 09:01 特朗普 -
特朗普再懟美聯(lián)儲:我的最大威脅
2018-10-17 08:49 美國經濟 -
不走小臺階,中荷領導人一步跨上臺
2018-10-17 07:20 中國外交 -
康橋難"再別"?劍橋擬限制中國游客
2018-10-16 23:12 不列顛 -
傅瑩:世界面臨重要選擇
2018-10-16 22:09
相關推薦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0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104“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95“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