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阪“緊急地震速報”被吐槽太遲:強震都過了
關鍵字: 大阪地震緊急地震速報地震預警遲報【文/觀察者網 于寶辰】6月18日,日本大阪府北部發(fā)生了日本標準6級弱(日本氣象局標準,下同)的地震,截至目前已經造成導致5人死亡,300多人受傷。這次地震在撼動了日本城市老舊的基礎設施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外界對日本地震預警系統(tǒng)局限性的關注。
在大地震發(fā)生的時候,日本氣象廳會在第一時間通過手機向事發(fā)地點附近民眾發(fā)送“緊急地震速報”,以便在劇烈震波抵達之前提供幾秒鐘的時間進行躲避。然而據(jù)日本《神戶新聞》6月20日報道稱,本次大阪地震發(fā)生之后,有不少民眾在網上抱怨:緊急地震速報來得太晚了,劇烈震波都到了甚至都已經過去了之后才收到,根本沒有起到預警作用。
通過手機郵件發(fā)布的緊急地震速報(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根據(jù)日本氣象廳的記錄,本次大阪地震于日本當?shù)貢r間6月18日上午7點58發(fā)生,而氣象廳也如往常一樣發(fā)出了緊急地震速報。然而《神戶新聞》報道稱,有不少民眾在網上抱怨說警報來遲了:“我都躲到桌子下面去了手機才響”、“正地動山搖的時候警報來了,心里這個氣啊”、“都震完了警報才來”等等。
地震速報為何沒有起到作用?這得從該系統(tǒng)的原理講起。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實體波,其中振動方向平行于傳播方向的的P波(縱波)會先于振動方向垂直于傳播方向的S波(橫波)首先到達地面,而地震波傳遞的距離越遠,P波與S波的差距就會越大。
在儀器探測到P波之后,如果判斷為破壞力較大的5級弱以上地震,日本氣象廳就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視廣播向普通民眾發(fā)出警報,從而在破壞力更強的S波和更晚的后續(xù)波、表面波抵達之前,得到幾秒鐘到幾十秒的反應時間。
緊急地震速報系統(tǒng)的原理示意圖
歸根結底:緊急地震速報并不是預測地震,而是地震發(fā)生之后才開始和地震波賽跑。從該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可以發(fā)現(xiàn),緊急地震速報能夠能夠為民眾贏得多少時間,首先取決于P波和S波抵達的時間差,其次取決于檢測儀器能夠比民眾早多長時間感知到地震波,另外還受限于能否對地震波進行準確的分析。
如果地震的震源在日本沿海中,那么P波和S波抵達內陸會有較長的時間差,位于海岸的地震檢測儀器也能夠比陸地上的城市更早地感知到地震波。
然而,如果震源位于內陸,甚至就位于城市的下方,P波和S波抵達的時間差就會很短,檢測儀器也有可能晚于受災民眾感知到地震波。如果震源又正好比較淺,這種情況就會更嚴重。而本次大阪地震的震源正好就位于內陸而且比較淺。
日本氣象局表示:本次緊急地震速報是在探測到地震波之后3.2秒就發(fā)出的,然而由于大阪府、神戶縣、兵庫縣部分地區(qū)距離震中過近,才出現(xiàn)了地震速報還沒到地震波已經抵達的情況。而距離震中較遠的京都府北部,兵庫縣西部,奈良縣南部等地區(qū)則得到了20秒左右的預警時間。
NHK播出的大阪地震緊急地震速報截圖(圖片來源:youtube)
然而,距離震中最近,來不及收到預警的地方,同樣也是受災最重,最需要預警的地方。而那些獲得充足預警時間的地方,卻因為離震中較遠,并未受到嚴重影響。
此前緊急地震速報系統(tǒng)也曾發(fā)生過嚴重的遲報事件,但原因與本次不盡相同。該系統(tǒng)是從2007年10月開始啟用的,而在2008年5月8日的茨城地震中,氣象局在劇烈搖晃開始之后的第58秒才發(fā)出警報,因為氣象局經過多次測算才確定地震烈度達到5級弱,超過了發(fā)出警報的最低標準。
2018年1月5日,該系統(tǒng)也曾發(fā)生過一次嚴重的誤報事件:當時東京周邊地區(qū)均收到了較強地震的警報,并造成鐵路停運,交通受阻,然而地震最終并未到來,其原因可能是當天茨城縣和富山縣同時發(fā)生了兩場較輕微的地震,疊加的地震波使得預警系統(tǒng)產生了誤判。
由于緊急地震速報存在各種各樣的局限性,日本氣象局相關人士就此次事件表示,仍在不斷研究如何提高系統(tǒng)的效能,而民眾一旦感覺到了地面動搖就應該及時避險,即使是在沒有收到警報的情況下也一樣。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qū)也正在建設原理類似的防震報警系統(tǒng),在2017年8月9日的九寨溝地震中,由成都高新減災所研發(fā)的ICL地震預警系統(tǒng)成功地在地震波抵達甘肅隴南前19秒、抵達阿壩州前48秒、抵達廣元前48秒、抵達綿陽前49秒、抵達成都前71秒對外發(fā)布預警信息。
四川汶川市民通過電視接受到的九寨溝地震防震預警(圖片來源:中新網)
然而,由于類似的預警系統(tǒng)需要密度較高的監(jiān)測站點(15-20公里一座),同時面對內陸地震時具有局限性,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推廣前景仍不明朗。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于寶辰
- 最后更新: 2018-06-20 22:00:57
-
俄羅斯想加入WTO美歐鋼鋁關稅磋商
2018-06-20 20:44 俄羅斯之聲 -
美官員稱“若打貿易戰(zhàn)中方損失更大” 外交部回應
2018-06-20 19:43 中美關系 -
習近平晤金正恩:共創(chuàng)中朝高層交往新歷史
2018-06-20 17:50 中國外交 -
又給了星條旗一個抱抱……美國網友:放開!
2018-06-20 17:10 特朗普 -
美國又“退群” 中方:表示遺憾
2018-06-20 16:58 中美關系 -
無法代表美國!美百年巨頭遭華爾街拋棄
2018-06-20 16:13 美國經濟 -
韓外長:在各方相信“完全無核化”之前繼續(xù)制裁朝鮮
2018-06-20 15:38 三八線之南 -
中紀委網站:從人權“旗手”到退出人權理事會
2018-06-20 14:37 美國政治 -
這個美軍小伙被開了:鼓勵所有士兵加入“革命”
2018-06-20 14:20 美國一夢 -
日媒:斷水斷氣、交通癱瘓 大阪地震暴露城市基建軟肋
2018-06-20 13:42 日本 -
蓬佩奧:將驅除中國影響,讓非洲走“美國模式”
2018-06-20 11:59 中美關系 -
美國前腳退群,俄羅斯后腳申請加入
2018-06-20 11:27 特朗普 -
這周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將空降觀天下講壇!
2018-06-20 11:05 觀天下講壇 -
嘴上說對華釋放善意,行動上卻考慮“拉黑”華為
2018-06-20 10:25 中國外交 -
父親節(jié)那天,特朗普放了金正恩鴿子
2018-06-20 10:03 特朗普 -
央媒:“貿易恐怖主義”救不了走向衰敗的美國
2018-06-20 07:25 中美關系 -
美國宣布退出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06-20 00:45 美國政治 -
被中學生喊小名,40歲馬克龍當場開課:叫我總統(tǒng)先生
2018-06-19 20:52 法國見聞 -
習近平同金正恩會談內容披露
2018-06-19 20:45 中國外交 -
聯(lián)合國因移民人權批評美國,特朗普:看看歐洲
2018-06-19 19:38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
為籌錢暗殺特朗普,美國一青少年槍殺父母,還打算逃到烏克蘭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去世,曾表示“美國將讓位給中俄”
-
“美國,下三流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