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磁體系統(tǒng)“生命線”最大尺寸部件交付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zhì)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網(wǎng)站消息,4月1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采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jié)點,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zhì)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最后一套校正場線圈內(nèi)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運ITER現(xiàn)場。該部件的竣工交付標志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tǒng)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順利完成。
ITER,被譽為全球最大“人造太陽”,由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共同實施。該項目旨在模擬太陽發(fā)光發(fā)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yè)化可行性。
ITER磁體饋線系統(tǒng)是ITER磁體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為聚變堆磁體傳輸能量和冷卻介質(zhì),以及提供控制信號的反饋,同時在故障態(tài)下作為磁體儲能的泄放通道,確保磁體能量的及時安全泄放,被稱為磁體系統(tǒng)的“生命線”。由等離子體所100%自主制造及測試,也是國內(nèi)承接的工程復雜程度最高的采購包,共計31套,總重約1600噸。
作為磁體饋線系統(tǒng)中尺寸最大的部件,校正場線圈內(nèi)饋線共有9套,由直徑16米、高度3米的半環(huán)結(jié)構(gòu)組成。該內(nèi)饋線作為饋線傳輸?shù)淖罱K段,直接與校正場線圈(補償磁體系統(tǒng)由于制造和裝配造成的磁場誤差)相連接,超導尺寸下的接口精度仍需達到±2.5毫米,超導部件需保證10千伏直流耐壓下絕緣電阻不小于500兆歐和5千伏局部放電測試中小于6納庫侖,接頭盒電阻小于5納歐。針對以上苛刻要求,項目團隊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針對大尺寸部件的全包絡高精度測量網(wǎng)絡、半疊包預浸漬帶絕緣工藝、純銦搭接的超導接頭盒等技術,關鍵部件超導接頭盒小于0.5納歐,領先于業(yè)界同行。項目團隊自承接ITER磁體饋線系統(tǒng)采購包任務以來,至今已經(jīng)完成了85%的饋線系統(tǒng)采購包任務,相繼攻克了68千安高溫超導電流引線、低溫超導接頭、低溫絕緣材料等“卡脖子”技術,累計交付饋線系統(tǒng)大部件上百套,總重超1400噸,關鍵部件國產(chǎn)化率從31%提升至100%,彰顯了中國聚變工程實力,實現(xiàn)了從技術追趕到國際引領的跨越。
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zhí)行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作為ITER中國工作組重要單位之一,承擔了超導導體、校正場線圈、磁體饋線、電源、診斷等眾多采購包,占中國承擔ITER采購包任務的大部分,并且修正了原ITER電源和饋線設計方案,規(guī)避了潛在的運行風險并促使中方ITER份額大幅度提高。依靠自主研發(fā),掌握了系列聚變工程關鍵技術,交付進度和產(chǎn)品質(zhì)量在ITER七方中居前列,創(chuàng)造多項第一,ITER組織總干事評價“中國在采購包研發(fā)生產(chǎn)方面領先于各方”。憑借在托卡馬克裝置上半個多世紀的技術積累,等離子體所讓一系列“中國設計”和“中國制造”應用于ITER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獲得ITER組織高度贊譽,深度參與ITER計劃20年來,為ITER計劃的順利推進作出了重要貢獻。
- 責任編輯: 張荃 
-
稀土管制,一場對“關稅亂拳”的手術刀式回擊
2025-04-11 08:19 心智觀察所 -
我國成功發(fā)射通信技術試驗衛(wèi)星十七號
2025-04-11 06:37 航空航天 -
國際首次!中國科學家測得月背月幔水含量
2025-04-10 10:05 -
獨家對話|謝耘:AI仍陷“前科學”困局,AGI未來何去何從?
2025-04-09 08:22 心智觀察所 -
獨家對話|齊向東:大模型的安全挑戰(zhàn)日益嚴峻,如何應對
2025-04-09 08:07 心智觀察所 -
南極秦嶺站已具備開展越冬考察保障能力
2025-04-08 15:07 -
“中國行動2.0”背后,閃動著“臺獨”魅影
2025-04-07 13:34 心智觀察所 -
等了十年還沒用上新干線,這真的很“印度”
2025-04-06 15:25 -
中國為什么是激光雷達技術突破的“應許之地”
2025-04-06 09:05 心智觀察所 -
中國科學家獲重要進展:讓金屬“不可能三角”成為可能
2025-04-05 14:38 科技前沿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2025-04-05 14:33 科技前沿 -
誰是美國對華科技戰(zhàn)“總架構(gòu)師”
2025-04-02 15:02 心智觀察所 -
賀利氏電子張靖:聚焦前沿需求,以創(chuàng)新材料把握歷史機遇
2025-04-02 14:58 -
近2000名美國頂尖科學家發(fā)“SOS”公開信
2025-04-02 13:26 美國政治 -
“中國人‘和諧共生’的價值觀,同樣適用于AI時代”
2025-04-01 20:52 -
這些人運作著美國對華技術遏制的政策軌道
2025-04-01 08:10 心智觀察所 -
來自4.8億年前,科學家發(fā)現(xiàn)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層孔海綿化石
2025-04-01 06:55 -
我國科學家牽頭成功構(gòu)建近全球地表太陽輻射高精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
2025-03-31 14:05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2025-03-31 11:59 航空航天 -
首飛失利,歐洲民營火箭這張入場券不好拿
2025-03-31 11:19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低調(diào)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
中國同意,西班牙:歡迎
-
美國特使:烏克蘭可能會“像二戰(zhàn)后的柏林一樣”被分區(qū)駐軍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間,美國不再是避風港”
-
美債拋售潮繼續(xù),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chuàng)2001年來最大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