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發(fā)表首個人類泛基因組草圖,更完整描繪遺傳多樣性
當?shù)貢r間5月10日,人類泛基因組參考聯(lián)盟(Human Pangenome Reference Consortium)發(fā)表了首個人類泛基因組草圖。相關的四篇論文均已發(fā)布,其中三篇發(fā)布在《自然》(Nature)雜志,一篇發(fā)布在《自然-生物技術(shù)》(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
人類泛基因組草圖增加了1.19億個堿基對(指在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中的兩個互補配對的堿基)和1115個基因重復
該草圖旨在盡可能多地描繪出最終代表整個物種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它從47個祖先不同的個體中開發(fā)而來,相比于此前的人類參考基因組版本(GRCh38,是一個目前被廣泛使用的,用于描述人類基因組序列的標準),人類泛基因組草圖增加了1.19億個堿基對(指在DNA雙螺旋結(jié)構(gòu)中的兩個互補配對的堿基)和1115個基因重復。相比于GRCh38,該草圖能檢測到結(jié)構(gòu)變異基因的數(shù)量增加了104%,為更完整地描繪人類基因組的遺傳多樣性提供了更多支持。
該項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等主導。研究稱,GRCh38是目前已知的人類基因組序列的一個標準版本,它由一小部分人類基因組測序數(shù)據(jù)組成,其中包含許多已知的人類基因組變異和SNP(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信息。GRCh38是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來識別、定位和注釋基因,以及進行遺傳變異分析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暗牵捎谌祟惢蚪M是高度復雜的,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和變異形態(tài),因此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來完善我們對其的理解?!?
發(fā)表于《自然-生物技術(shù)》的文章《A draft human pangenome reference》表示,自20年前首次發(fā)布人類參考基因組以來,它一直是人類基因組學的支柱。但在當前的GRCh38版本中,有210 Mb(兆堿基)的DNA序列段沒有被完整地測序,或無法確定其序列,其中151 Mb的區(qū)域完全未知,而59 Mb的區(qū)域是通過計算機模擬得到的預測序列。這種情況會造成相關研究的數(shù)據(jù)偏差,也意味著在人類基因圖譜中,依然有很多區(qū)域是我們尚未可知。“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完善它?!?
發(fā)表在《自然》的三篇文章提出了使用人類泛基因組草圖得到的新發(fā)現(xiàn)。在第一篇文章《Increased mutation and gene conversion within human segmental duplications》中,Evan Eichler和同事開發(fā)了一個單核苷酸變異(SNV)圖譜,其中包含了數(shù)百萬先前未被描繪的SNV,同時,該圖譜描述了一些基因組區(qū)域的變異性質(zhì),這些區(qū)域擁有片段重復序列,并在基因組的一個或多個位點上重復出現(xiàn),共享著高度相同的DNA序列。這種重復序列的存在可能導致基因組變異,從而對個體的表型特征和患病風險產(chǎn)生影響。
在第二篇《Recombination between heterologous human acrocentric chromosomes》文章中,Erik Garrison和同事利用人類泛基因組草圖,觀察到異源著絲粒染色體短臂(q-arm translocation,染色體的一個部分,通常位于染色體的末端)之間的重組模式,并觀察到了某種DNA交換機制。這表明,在染色體之間,一種過去曾被推測但未被證實的DNA交換方式的確存在。
在第三篇《Pangenome graph construction from genome alignments with Minigraph-Cactus》中,研究人員利用人類泛基因組草圖提高了Pangenome參考基因組的準確性。Glenn Hickey等人表示,Pangenome是一種新興的基因組分析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能分析個體基因組的變異,還能分析物種內(nèi)所有個體之間共享的基因組變異,從而為更全面、準確地描述一個物種基因組提供了框架。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們展示了“Minigraph-Cactus pangenome pipeline”的流程,該方法可以直接從全基因組比對中創(chuàng)建Pangenome,同時它還可以處理比較人類和果蠅之間的跨物種基因組數(shù)據(jù)。這為將來更好地理解物種間和個體間的基因組變異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當然,這些成果還只是人類泛基因組研究發(fā)展中的一個過渡階段,該計劃旨在觀察和描繪350名個體的遺傳多樣性。研究人員Arya Massarat 強調(diào)了目前成果的重要性,但也表示,還需要持續(xù)改進以克服現(xiàn)有不足,比如,更多樣化的取樣。“這將幫助我們理解促成生理和臨床特征的遺傳變異,并為全球健康事業(yè)做出貢獻?!?
標簽 DNA- 原標題:《自然》發(fā)表首個人類泛基因組草圖,更完整描繪遺傳多樣性
- 責任編輯: 賈明冬 
-
又一大國重器迎來關鍵節(jié)點
2023-05-11 08:14 科技前沿 -
天舟六號瞄準今日21時22分發(fā)射
2023-05-10 16:01 航空航天 -
天舟六號發(fā)射任務,圓滿成功
2023-05-10 15:11 航空航天 -
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高原風電基地800兆瓦全容量投產(chǎn)
2023-05-08 10:03 -
建月球基地的玻璃有了?中國科學家月壤最新發(fā)現(xiàn)
2023-05-08 07:51 航空航天 -
科大訊飛發(fā)布星火認知大模型,算力方面將聯(lián)手華為
2023-05-07 20:59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我國科研人員開發(fā)出可精準檢測與治療癌癥的納米粒子
2023-05-06 19:29 -
防范數(shù)據(jù)風險,首個國產(chǎn)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統(tǒng)試運行
2023-05-06 14:11 -
全球首例!北京成功完成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
2023-05-05 16:57 科技前沿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23-05-05 16:20 核電 -
我國科學家發(fā)明“進化透鏡”,馬鈴薯育種取得世界性突破
2023-05-05 16:18 -
陳剛等8位華人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23-05-04 13:22 -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火星近期水活動新證據(jù)
2023-04-27 13:59 航空航天 -
我國科學家領銜,拍到黑洞“尾巴”
2023-04-27 08:13 -
最新研究:地球能量失衡加劇
2023-04-24 13:38 全球變暖 -
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獲“錢學森最高成就獎”
2023-04-24 10:43 航空航天 -
迄今最重“薛定諤的貓”出現(xiàn)
2023-04-24 08:13 科技前沿 -
世界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投用,能效轉(zhuǎn)化率提升一倍
2023-04-23 06:50 科技前沿 -
vivo連發(fā)兩款旗艦,折疊屏能否成為手機市場救星?
2023-04-21 23:30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倪光南:openEuler成為中國開源的一個典范
2023-04-21 22:37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48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108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nèi),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jīng)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