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啟動
最后更新: 2022-11-04 17:19:12今天(11月4日),中國石化與殼牌、中國寶武、巴斯夫在上海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四方將開展合作研究,在華東地區(qū)共同啟動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為華東地區(qū)現(xiàn)有產(chǎn)業(yè)脫碳,打造低碳產(chǎn)品供應鏈。
項目將長江沿線等工業(yè)企業(yè),比如鋼材廠、化工廠、電廠、水泥廠等的碳源通過槽船集中運輸至二氧化碳接收站,通過距離較短的管線再把接收站的二氧化碳輸送至陸上或海上的封存點,為華東地區(qū)長江沿線工業(yè)企業(yè)提供靈活、有效的一體化二氧化碳減排方案。
據(jù)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就是通過從工業(yè)排放源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加以利用或注入地質構造封存,以實現(xiàn)二氧化碳減排的過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是一項具有大規(guī)模減排潛力的技術,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
(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
- 原標題: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啟動
- 責任編輯: 黃一帆 
-
從無人機跨界智能駕駛,大疆憑什么攪動市場?
2022-11-04 14:47 人工智能 -
楊利偉: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標準有調整
2022-11-04 06:48 航空航天 -
長三角首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完成穹頂?shù)跹b,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
2022-11-03 18:53 核電 -
工信部批準中國聯(lián)通將900MHz頻段頻率資源重耕用于5G系統(tǒng)
2022-11-03 18:48 5G -
第三批航天員明年開始執(zhí)行空間站任務
2022-11-03 16:35 航空航天 -
余承東:每賣兩臺折疊屏就有一臺是華為
2022-11-03 10:06 手機 -
顏寧發(fā)文回應歸國
2022-11-02 19:05 -
夢天實驗艙計劃3日實施轉位
2022-11-02 07:08 航空航天 -
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末級殘骸軌道參數(shù)公布
2022-11-01 20:55 航空航天 -
外交部:17國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2022-11-01 17:24 航空航天 -
夢天實驗艙轉位后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
2022-11-01 09:27 航空航天 -
夢天艙的獨門絕技:空間站上發(fā)衛(wèi)星
2022-10-31 20:31 航空航天 -
從科技到自然,技術員用技術聽“猿”
2022-10-31 18:03 人工智能 -
今冬可能出現(xiàn)“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著什么?
2022-10-30 21:48 極端天氣 -
我國科研人員深地實驗揭示古老恒星鈣元素起源之謎
2022-10-30 21:26 科技前沿 -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香港載荷專家選拔收到120份申請
2022-10-30 20:14 香港 -
我國成功在海底布設科學實驗站,?將實現(xiàn)深海長周期無人科考
2022-10-30 16:00 科技前沿 -
需求疲軟,手機市場后勁在哪里?
2022-10-29 23:00 手機 -
“超寬帶5.5G是邁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2-10-27 22:25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俄發(fā)射“進步MS-21”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貨
2022-10-26 14:16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shù)十年后,中國明星數(shù)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