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寧即將全職回國,出任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
最后更新: 2022-11-01 18:52:32今天(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創(chuàng)新人才論壇上,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出任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
2017年4月,顏寧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里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
在此之前,顏寧的聲名早已超出科學界而被公眾所熟知。
她未滿30歲即從普林斯頓博士畢業(yè)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此后,她的科研成果更令人矚目——2009年以來,她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fā)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
如今,顏寧又一次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全職回國,到深圳創(chuàng)立醫(yī)學科學院。
顏寧簡歷:
1977年11月出生于山東章丘,著名結構生物學家,2000年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2004年博士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2005年-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主要從事與疾病相關的重要膜轉運蛋白、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與工作機理及膜蛋白調(diào)控膽固醇代謝通路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
深圳醫(yī)學科學院:
據(jù)悉,早在2019年發(fā)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的意見》就提出支持深圳探索建設全新機制的醫(yī)學科學院。
2021年3月的深圳市政府公報曾印發(fā)《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建設方案》(下稱《方案》),深圳醫(yī)學科學院,按照全新機制的要求,主要建設“四平臺一智庫”,力爭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全球著名醫(yī)學研究機構。
根據(jù)《方案》中的發(fā)展目標,到2025年,以深圳醫(yī)學科學院為中樞和橋梁的深圳醫(yī)學科技協(xié)同創(chuàng)新共同體基本建成,部分重點領域研究取得進展,針對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術獲得階段性突破,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升,深圳醫(yī)學科學院運行機制逐步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化研究院所基本定型。
到2035年,以深圳醫(yī)學科學院為核心引擎的粵港澳大灣區(qū)醫(yī)學科技協(xié)同創(chuàng)新體更加成熟定型,重點領域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針對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關鍵技術獲得顯著突破,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增強,在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制度安排、規(guī)則對接方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jīng)驗,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健康城市發(fā)展的范例。
- 原標題:顏寧即將全職回國,出任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外交部:17國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2022-11-01 17:24 航空航天 -
夢天實驗艙轉位后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
2022-11-01 09:27 航空航天 -
夢天艙的獨門絕技:空間站上發(fā)衛(wèi)星
2022-10-31 20:31 航空航天 -
從科技到自然,技術員用技術聽“猿”
2022-10-31 18:03 人工智能 -
今冬可能出現(xiàn)“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著什么?
2022-10-30 21:48 極端天氣 -
我國科研人員深地實驗揭示古老恒星鈣元素起源之謎
2022-10-30 21:26 科技前沿 -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香港載荷專家選拔收到120份申請
2022-10-30 20:14 香港 -
我國成功在海底布設科學實驗站,?將實現(xiàn)深海長周期無人科考
2022-10-30 16:00 科技前沿 -
需求疲軟,手機市場后勁在哪里?
2022-10-29 23:00 手機 -
“超寬帶5.5G是邁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2-10-27 22:25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俄發(fā)射“進步MS-21”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貨
2022-10-26 14:16 航空航天 -
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出發(fā)!
2022-10-26 13:50 -
夢天實驗艙艙箭組合體今天進行垂直轉運
2022-10-25 10:41 航空航天 -
夢天實驗艙將于本月發(fā)射,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入收官階段
2022-10-22 22:16 航空航天 -
中國西北暖濕化,能重回漢唐嗎?
2022-10-21 08:31 極端天氣 -
突破100萬安培!我國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新記錄誕生
2022-10-20 19:50 -
上新!神十四乘組在軌拍攝祖國美景
2022-10-20 19:03 航空航天 -
歐洲航天局也“鴿”了
2022-10-20 17:08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創(chuàng)生之柱”最新圖像公布
2022-10-20 16:52 航空航天 -
最高推進時速1030公里!我國成功運行世界首個電磁橇設施
2022-10-20 14:50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48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107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jīng)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
為籌錢暗殺特朗普,美國一青少年槍殺父母,還打算逃到烏克蘭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去世,曾表示“美國將讓位給中俄”
-
“美國,下三流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