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網易伏羲AI研究負責人:AI入局,如何改變游戲的未來?
【導讀】 人工智能技術五天內就能擊敗玩家上億次,這對于游戲行業(yè)的未來意味著什么?
(觀察者網訊 文/周昊 編輯/莊怡)從雅達利公司在1972年推出第一款電子游戲《Pong》開始,由電腦控制的AI就成為了游戲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半個多世紀以來,雖然電子游戲的載體和形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基于游戲開發(fā)者制定的規(guī)則并運行的“傳統(tǒng)游戲AI”實際上并未跳脫出它一開始所誕生的范疇——“什么情況下做什么的若干規(guī)則的整合”。
直到近些年,大幅進步的人工智能通過不斷在游戲內進行驗證,在大幅提升自身技術的同時,也為游戲行業(yè)帶來了一場新的“智械危機”。
游戲之內:近乎無解的高手
今年十一假期期間,網易旗下國產端游《永劫無間》進行了一項新的測試,有著“新員工”之稱的“噩夢AI”在短短五天內便擊敗玩家上億次,提前完成了業(yè)績指標。
《永劫無間》噩夢AI發(fā)布戰(zhàn)報
“噩夢AI”是一個目標被設定為在取勝的同時“如何在實戰(zhàn)中高效擊敗玩家”的人工智能角色,通過學習,“噩夢AI”不僅能夠在游戲中熟練使出各種高難度操作,甚至還能觀察當前的對局環(huán)境、戰(zhàn)場態(tài)勢等,并做出提升尋路效率、采用迂回作戰(zhàn)等對應的最優(yōu)解。
需要注意的是,“噩夢AI”強大的對局能力并非是通過讀取后臺數據“作弊”來實現,而是通過對游戲進程推進觀察所做出的實事應對;換言之,從玩家角度來看,與之對局的“噩夢AI”其行為模式更像是一個“游戲超級高手”。
網易伏羲AI研究&技術落地負責人呂唐杰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確認,此次《永劫無間》噩夢人機模式背后的AI是結合深度神經網絡及強化學習方法,在設定任務目標后,通過AI之間的自我對弈訓練,最終人為挑選后產生,AI在游戲中獲取的數據范圍及數值屬性,與真實玩家間不存在差異。
“噩夢AI”取得的超神戰(zhàn)績事實上僅僅是近年來AI技術進入游戲產業(yè)后的一個縮影。過去數年間,AI技術已經從環(huán)境相對簡單的棋牌類游戲進入到對局信息更為復雜的對抗類游戲之中。
比如2016年AlphaGo橫空出世,成為首個擊敗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AI;隨后在《王者榮耀》、《星際爭霸2》、《Dota 2》等復雜對局類游戲中,AI組成的隊伍也連續(xù)擊敗了大量職業(yè)戰(zhàn)隊。
騰訊AI Lab游戲AI研發(fā)中心總監(jiān)付強曾分享過一組數據:《王者榮耀》的AI“絕悟”初進入游戲時只會在泉水發(fā)呆,但兩個小時后就能夠打贏內置規(guī)則的傳統(tǒng)AI;當學到20個小時后基本可以達到王者水準,而學習達到100多個小時后,“絕悟”已經可以在固定陣容上比較容易打贏職業(yè)選手,“‘絕悟’一天的訓練量就相當于人打游戲150年,在游戲內的勝率更是超過了98%”,付強表示。
呂唐杰也向《觀察者網》強調,AI技術跟游戲本身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游戲作為研究和驗證AI技術的絕佳場景,在AI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最初的AlphaGo、還是后來的OpenAI Five、AlphaStar等,AI研究團隊都是通過復雜的游戲場景來反復打磨AI算法、驗證技術效果,這極大地促進了AI行業(yè)算法、模型結構以及大規(guī)模分布式計算等技術的發(fā)展。
可以說,正是游戲行業(yè)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使得AI技術在算法研究、神經網絡架構探索以及大規(guī)模分布式計算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
游戲之外:AI點亮未來
與在游戲內通過強化學習扮演一個超級高手相比,AI技術在游戲之外的開發(fā)、運營等環(huán)節(jié)所展現出的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語音合成、數據挖掘等技術力則更為廠商所青睞。
AI技術的三大要素是算法、算力和數據。目前游戲行業(yè)的算法研究比較開放,全球的AI研究員都可以及時跟進最前沿的技術方案,而相對應的,算力和數據則成為了各家公司的技術壁壘。
當前,國內主流游戲廠商如騰訊、網易、米哈游、字節(jié)跳動等大廠均成立了各自的游戲AI Lab,雖然游戲廠商對AI技術的應用有著各自的側重,但整體的前進路徑卻是大同小異。
呂唐杰也表示,AI技術可以在游戲開發(fā)階段大大提升游戲團隊的制作效率。
比如語音合成表情技術,可以讓游戲角色通過配音直接輸出角色表情,相比于傳統(tǒng)人工手繪表情的解決方案,工作效率提升上百倍;
比如使用AI技術可以快速地將演員或視頻中角色的表情、動作等遷移到游戲內的角色模型,相比于傳統(tǒng)的基于動作捕捉的方案也能顯著提升產出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在游戲的日常運營過程中,AI反外掛技術也可以作為傳統(tǒng)反外掛技術的有效補充,通過讀取分析玩家在游戲中的行為數據,AI可以快速識別出異常行為玩家,比如在《永劫無間》中,基于AI的反外掛方案抓到的外掛已經占到所有方案的60%以上。
“AI點亮游戲未來,” 呂唐杰給出了自己對游戲AI技術的理解:“從技術角度來理解,先進的生產力一定會取代落后的生產力,主流游戲都在積極擁抱以神經網絡為基礎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強化學習、人工智能,這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在數字基建方面的投入強有力地促進了游戲AI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呂唐杰也強調,通過集團自建并與阿里云、華為云等公有云計算提供商以及國內超算中心的深度合作方式,網易伏羲搭建了一個擁有數萬CPU和上千GPU的計算集群,并擁有PB級的數據處理能力。
“強大的數字基建為游戲AI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保駕護航,也正是依托這些數字基建,我們才能研發(fā)出像永劫無間機器人、魔獸世界反外掛、AI照片捏臉、智能對話機器人等優(yōu)秀的技術落地案例?!?
呂唐杰坦言,目前游戲中存在的很多NPC均是用傳統(tǒng)基于規(guī)則的方案制作,與玩家的交互也是機械式的問答,玩家的沉浸感并不強,基本上“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但隨著大模型預訓練技術的發(fā)展,未來游戲策劃只需要給怪物、NPC賦予故事背景和人設,并設定好他們的行動空間,剩下的就可以交由AI,讓其通過學習大數據完成智能水平的提升,從而讓玩家體驗到NPC的鮮活感,也讓游戲真正有可能變成一個自由開放的世界。這對于玩家而言,每一天乃至每一個玩家的每一次的游戲體驗均會有所不同,也會讓玩家們體驗游戲的方式發(fā)生巨大的改變,對于游戲行業(yè)而言也將是一次新的革命歷程。
網易伏羲AI研究&技術落地負責人呂唐杰 受訪人供圖
以下為本次采訪實錄,受訪人為網易伏羲AI研究&技術落地負責人呂唐杰,僅做不改變愿意的調整:
- 責任編輯: 周昊 
-
中小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亟需“數字引擎”
2022-10-17 16:08 -
我國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投產:解鎖青藏高原太陽能?
2022-10-17 14:21 能源戰(zhàn)略 -
外交部:中方衛(wèi)星為中南美洲國家抗洪救災提供支持
2022-10-14 16:26 極端天氣 -
美國不打算重建阿雷西博望遠鏡
2022-10-14 16:04 美國一夢 -
當AI畫得越來越好,人類要有危機感嗎?
2022-10-14 15:44 科技前沿 -
水球變“懶”、扳手掉頭…“天宮課堂”第三課圓滿成功!
2022-10-12 15:55 航空航天 -
此次“天宮課堂”,將首次采用雙中繼衛(wèi)星分別跟蹤
2022-10-12 07:29 航空航天 -
福建7500年前就有水稻種植,或自此傳到臺灣
2022-10-11 16:19 考古 -
Meta即將推出新VR頭盔,但自己員工都不想用?
2022-10-11 15:2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長七遙六火箭運抵文昌,將執(zhí)飛天舟五號
2022-10-11 14:50 航空航天 -
量子力學基礎研究,中科大團隊獲重要進展
2022-10-11 10:44 科技前沿 -
研究:月球可能在數小時而非千年內形成
2022-10-11 10:39 -
中國航天這十年:空間科學項目大發(fā)展
2022-10-11 07:46 航空航天 -
中國量子力學后發(fā),要看將來
2022-10-09 07:42 科技前沿 -
長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發(fā)射,“快響利箭”到底有多快?
2022-10-08 08:07 航空航天 -
三位科學家分享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第二次獲獎
2022-10-05 18:06 諾貝爾獎 -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量子信息科學家獲獎
2022-10-04 18:09 諾貝爾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揭曉: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
2022-10-03 17:54 諾貝爾獎 -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開始選拔,首次在港澳選拔載荷專家
2022-10-02 19:32 航空航天 -
我在聯合國談太空軍控:大國擦槍走火的風險多大?
2022-10-02 09:20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48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107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
為籌錢暗殺特朗普,美國一青少年槍殺父母,還打算逃到烏克蘭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略薩去世,曾表示“美國將讓位給中俄”
-
“美國,下三流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