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陽紅01”船在印度洋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
據(jù)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官方微信公眾號1月3日消息,新年伊始,正在執(zhí)行印度洋巖石圈構(gòu)造演化科學考察航次的向陽紅01科考船傳來捷報,該航次已順利投放海底地震儀陣列,并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為探索印度洋海嶺的地球深部過程和動力學機制獲取第一手科學觀測資料。
圖源見水印,下同
該航次于2020年12月16日啟航,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球物理團隊組織實施,參航成員共54名,分別來自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天津格蘭特利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和山東拓普液壓氣動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華中科大研制并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2021-01-03 15:30 科技前沿 -
美媒記者獨家探訪中國天眼,感嘆“核心裝備”
2021-01-03 14:12 科技前沿 -
中國航天人這次底氣十足!
2021-01-02 10:33 航空航天 -
我國學者成功研制“按需式讀取”的可集成固態(tài)量子存儲器
2021-01-02 09:45 科技前沿 -
在上海張江,世界級光子科學中心正崛起
2021-01-01 18:53 上海新高度 -
我國高質(zhì)量國際論文數(shù)位列世界第二
2020-12-30 08:23 -
和嫦娥五號一起“上天”的水稻種子發(fā)芽了!
2020-12-29 07:18 航空航天 -
“響應環(huán)保號召”,小米11取消隨機附送充電器
2020-12-26 12:04 手機 -
洛馬將收購美國最大火箭引擎制造商
2020-12-22 19:48 -
長征八號首秀緣何推遲?原來是高空風搗亂
2020-12-22 15:57 航空航天 -
長征八號火箭總指揮:未來一年應該不少于20次發(fā)射
2020-12-22 15:48 航空航天 -
推動人工智能治理與國際合作 促進建立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
2020-12-21 09:52 中國論壇 -
新突破!中科大實現(xiàn)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tài)
2020-12-20 14:14 -
沒想到吧!這就是屬于嫦娥五號的“土味朋克”
2020-12-18 21:19 -
“就算美國用新能源,還是受制于中國”
2020-12-18 16:25 美國一夢 -
用內(nèi)訌形容中芯國際并不客觀,但困局該怎么破
2020-12-18 08:02 -
“可上九天攬月”!毛主席故鄉(xiāng)將作為月壤異地災備點
2020-12-17 16:28 航空航天 -
安排上了!未來我國還將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
2020-12-17 15:30 航空航天 -
商務部:希望荷蘭在華為5G、EUV光刻機等問題上秉持公平立場
2020-12-17 07:21 華為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2020-12-16 16:07
相關(guān)推薦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評論 93“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評論 202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評論 132“特朗普將‘抵制’南非主辦的G20峰會”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
巴外交部:以軍在杰寧向外交使團開火
-
俄軍宣布收復后,普京首次視察庫爾斯克州
-
印度還在宣傳“大勝”,外交官卻被打成“賣國賊”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
“九成來自中國”,歐盟也要動手
-
“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
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黃仁勛:他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中國
-
“美式腐敗,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沒有中國,我們真造不出來”
-
報告:韓國制造業(yè)GDP高度依賴美中等海外市場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線已覆蓋中國16城,“海外都在盯著”
-
印媒還在“贏贏贏”,《紐約時報》忍不住了
-
“美國情報顯示以色列計劃襲擊伊朗核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