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同濟大學等35所高校將增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
關鍵字:科技日報3月30日消息,29日下午,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已于近日印發(fā)通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備案和審批結果。呼聲極高的人工智能專業(yè)被列入新增審批本科專業(yè)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資格。
專業(yè)代碼080717T(T代表特設專業(yè)),學位授予門類工學。人工智能專業(yè)至此正式進入本科專業(yè)大家庭。
從名單來看,人工智能專業(yè)并非“高大上”院校的專屬。獲批建設高校中,既有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這樣的全國性老牌名校,也有江蘇科技大學、安徽工程大學這樣專業(yè)特色鮮明的地方性高校,還有長春師范大學這樣的師范類高校。
去年4月,教育部下發(fā)《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從擴大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結構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部署,重點提出“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yǎng)力度”“深入論證并確定人工智能學科內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鼓勵對照國家和區(qū)域產業(yè)需求布點人工智能相關專業(yè);支持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置人工智能學科方向”等任務。
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的誕生,也是應時而動。
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王萬森看來,我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建設,走過一條了艱難孕育、緩慢成長的發(fā)展道路。
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本科教育的開端,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建立。當時,其專業(yè)代號為080627S,S的意思是“試辦”。2012年9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成為“特設”專業(yè),歸入計算機類。
十年間,每年新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院校數(shù)都為個位數(shù),基本上就在兩三所院校左右。但在2016和2017年兩年,一下子迎來了大幅增長。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yè)。但在2018年,這一數(shù)字達到96所。
而且,從教育部最新的這份名單來看,還有101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yè)”,203所高校獲批“數(shù)據科學與大數(shù)據技術”專業(yè),25所高校獲批“大數(shù)據管理與應用”專業(yè)……可以說,人工智能教育建設已經掀起熱潮。王萬森在一個關注智能教育的微信群中感慨:人工智能教育已是“滿園春色”。
人工智能到底教什么?
全國政協(xié)委員、天津大學副校長張鳳寶今年在兩會期間的提案,就是關于人工智能人才培養(yǎng)。他們通過網絡、電話、走訪等形式對國內20余所高校進行了調研,這些高校中包括雙一流建設支持的重點高校,普通高校,以及一些高職院校,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人工智能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對算法側重有余,而數(shù)據和算力部分相對薄弱;理論和科研偏中有余,而應用和實踐相對不足。
他表示,應注重和引導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科研人才培養(yǎng),也要增強數(shù)據工程師類人才的培養(yǎng)。數(shù)據處理,一方面需要相關的方法、工具和工程經驗,另一方面需要涉及行業(yè)的交叉知識,而這類的人才培養(yǎng)的相關方法,在目前各類高校的培養(yǎng)方案中都顯不足。張鳳寶認為,教學工作中要注重與具體應用的對接,強化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tǒng)行業(yè)的具體業(yè)務流程相結合的能力。而對于數(shù)據標注、數(shù)據篩選等勞動密集型工作,他建議開設專門的職業(yè)培訓類課程。
對人工智能教什么這一問題,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吳飛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特點是“至小有內,至大無外”,可由多個內核向外拓展。浙江大學也已經根據人工智能的這一特點,設計了研究生課程體系。記者在浙江大學采訪時看到,必修課分為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智能與認知科學、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四大類,方向必修類則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學、智能金融、智能農學、智能醫(yī)學和智能文學等,還特別設置了綜合必修類課程人工智能倫理學。
“學生學什么,內核一定要清楚。”吳飛認為,新設立的人工智能學院或者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其目標是培養(yǎng)前沿性和復合型人才,否則沒有必要和計算機學院重復建設。
“學校要根據自身的學科特點,培養(yǎng)具有本校特色的優(yōu)秀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也指出,每所學校的專業(yè)建設情況和人才培養(yǎng)方式各不相同,但有幾個基本問題是值得注意的——教師隊伍的建設、課程體系的建設,產教融合、著眼未來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yǎng)的有機結合。
對高考生來說,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儼然成為他們的新選項。那么,什么樣的人適合念“人工智能”?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試驗班項目主任孫宏濱教授曾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興趣、能力和潛力是選拔與評價的重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附錄:人工智能專業(yè)獲批名單
標簽 教育部- 原標題:教育部:同濟大學等35所高校將增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9-03-30 19:34:50
-
國家網信辦發(fā)布首批197個境內區(qū)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
2019-03-30 19:30 科技前沿 -
全國國土調查科技感十足:一圖看全國,影像分辨率優(yōu)于1米
2019-03-30 18:51 科技前沿 -
預計連續(xù)3年虧損 索尼或削減一半智能手機業(yè)務人員
2019-03-30 18:23 -
上海撥通首個5G手機通話
2019-03-30 14:37 -
消息稱蘋果A系列處理器首席架構師離職:原因未知
2019-03-30 10:34 -
-
美的收購的機器人巨頭庫卡,去年利潤暴跌八成將開始裁員
2019-03-29 23:17 -
中芯國際發(fā)布2018財報:營收33.6億美元
2019-03-29 22:58 -
巴西部分小米手機網速慢 或因網絡頻段不兼容
2019-03-29 22:05 -
韓國SK電訊5G套餐資費曝光:最低檔325元起
2019-03-29 16:34 -
三星雙折疊屏手機專利曝光,撞臉小米
2019-03-29 13:07 手機 -
全球十大芯片設計公司排名:海思飆升至第五 與聯(lián)發(fā)科一步之遙
2019-03-29 12:51 產業(yè)萬象 -
高校自主研發(fā)北斗/GNSS監(jiān)測系統(tǒng),提前2天預警滑坡無人傷亡
2019-03-29 10:06 科技前沿 -
SK海力士7117億半導體集群項目獲批
2019-03-29 09:20 產業(yè)萬象 -
直徑15.6米 核電站上的巨型環(huán)是怎么造出來的?
2019-03-29 08:00 科技前沿 -
華為:6G是2030年后的事
2019-03-28 20:56 5G -
雷軍:小米肯定要成為中國第一批5G手機提供者
2019-03-28 18:50 -
周鴻祎點名羅永浩:段子手陣亡對我打擊很大
2019-03-28 17:41 -
韓國KT5G基站數(shù)量將達3萬個 年內提供韓國網絡覆蓋
2019-03-28 17:23 5G -
三星Galaxy Note 10曝光:或取消全部物理按鍵
2019-03-28 16:32 手機
相關推薦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133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82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44“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48最新聞 Hot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