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一戰(zhàn)中國勞工在英國“流芳百世”
關鍵字: 英國中國勞工流芳百世據(jù)光明日報4月10日報道,4月7日開始,英國杜倫大學的東方博物館開始舉行關于一戰(zhàn)中國勞工史的展覽,展覽以“流芳百世:中國勞工團在西部前線”為主題,將一直持續(xù)到9月份。這是英國國內(nèi)首次專門舉辦關于一戰(zhàn)中國勞工的展覽,旨在讓更多的英國民眾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向這些為一戰(zhàn)勝利作出貢獻的中國人表達感激和敬意。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與法國為了解決人手不足問題,分別從中國招募了9.6萬和5萬名勞工,負責前線的后勤保障工作,大批勞工因為氣候、槍傷、地雷、流感等原因,命喪戰(zhàn)爭。在戰(zhàn)場上他們功不可沒,然而在戰(zhàn)后他們卻被長期遺忘。在英國超過4萬塊的戰(zhàn)爭紀念碑上,他們的名字只字未提,他們的事跡和貢獻不見蹤跡。
杜倫大學博物館館長白克雷博士向本報記者談到組織此次展覽的目的時表示,一戰(zhàn)中國勞工的歷史是一段偉大的歷史,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在英國卻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是一段被遺忘和忽略的歷史。他說,英國近幾年來開始有一些與一戰(zhàn)中國勞工有關的活動,但是一直還沒有專門的展覽。他說,希望這場為期近半年的主題展覽,能夠填補一個空白,也能夠引起英國民眾對這段歷史的重視。“英國人欠中國勞工一筆債,我們應該對這些不被歌頌的英雄們表達感激之情?!?
此次展覽的主題“流芳百世”取自一座墓碑的碑文,墓碑的主人是一名長眠在比利時弗蘭德戰(zhàn)地公墓的中國勞工。展覽以照片為主要載體,同時展出一些與一戰(zhàn)中國勞工有關的物品,例如,勞動工具、獎章、勞工在戰(zhàn)爭期間制作的工藝品、戰(zhàn)地報紙等等。
此次展出的照片都是由一名叫霍金斯的英國軍官拍攝?;艚鹚?908年到中國定居,從事商業(yè),熟練掌握了漢語。1917年開始,他到山東為英軍招募勞工,并陪同中國勞工前往法國戰(zhàn)場,擔任他們的長官。一戰(zhàn)后,霍金斯復員回到中國,在上海大教堂擔任唱詩班指揮。二戰(zhàn)期間,霍金斯夫婦曾一度遭到日軍軟禁。1950年,霍金斯獲得大英帝國司令勛章。
霍金斯盡管不是專業(yè)攝影師,但是還是用相機記錄了中國勞工從被招募,到踏上漫長旅途,再到在法國戰(zhàn)場服務以及后來返鄉(xiāng)的全過程。這些照片非常生動地記錄了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成為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
可惜的是,這些照片長期以來并不為人所知,照片的主人約翰·德魯奇也是在兩年前才偶然發(fā)現(xiàn)了它們。德魯奇是霍金斯的外孫,此次展覽的照片都是他所提供。德魯奇告訴本報記者,他知道外公與中國有很多歷史淵源,也知道自己家的柜子里有外公拍的成千上萬張中國照片,但是,他直到兩年前整理家中物品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個貼著“中國勞工團”的木箱,第一次見到了這些寶貴的圖片。他說,自己后來又繼續(xù)翻箱倒柜,找到了外公的日記,才知道,霍金斯曾經(jīng)在1918年于上海展出過這些照片。德魯奇說,近100年之后,這些照片再次與公眾見面,而且是在英國,意義重大。他說,對于一場與歷史有關的展覽來說,任何載體都不如照片直觀,他希望這些照片能讓英國人更好地記住這段歷史。
杜倫大學的中文翻譯講師斯塔爾表示,這次展覽很有必要,因為在英國知道這段歷史的人“的確太少了”。他將讓自己的英國和歐洲學生們來看這一展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人曾對英國作出的貢獻。
(本報倫敦4月9日電 本報駐倫敦記者 林衛(wèi)光)
標簽 英國- 原標題:讓一戰(zhàn)中國勞工在英國“流芳百世”
- 責任編輯:唐艷飛
-
最新聞 Hot
-
“暴政!”哈佛禁令引眾怒,中國學生不敢離校
-
歐盟拒絕回應,貝森特補刀
-
加州州長急眼:中國躺贏了,你們到底站哪邊?
-
美方直說了:中國太強,“金穹”是為了做準備…
-
“談判毫無進展!建議6月1日起對歐盟征50%關稅”
-
特朗普撂狠話,蘋果盤前跳水
-
“華盛頓死了2人,但加沙死了5萬人,昨晚又有多少孩子被餓死?”
-
“戰(zhàn)場轉向,中國將再次占據(jù)先機”
-
火速被叫停!
-
“87%靠中俄設計 ”,特朗普又要整“緊急狀態(tài)”了
-
“中美關系緩和新跡象”
-
“前所未有”,韓國首爾現(xiàn)“滾回中國”反華抗議
-
普京再提“緩沖區(qū)”:在推進了
-
1票險勝!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在眾議院過關,債務上限+29萬億
-
美華裔教授: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因自己的民族被迫賣房
-
石破茂與特朗普通話45分鐘:他打給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