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關鍵字: 鄧小平改革開放張維為演講鄧小平香港問題臺灣問題維為道來視頻今年我們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談談我印象中的鄧小平以及我對他的一些思考。今天我想談談鄧小平的底線思維。
中國是個超大型的國家,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所以國家大政方針的決策需要有底線思維,否則什么決定都做不成。所謂底線思維就是把事情推到最壞的局面,然后看能不能應對,如果能夠應對,你就可以大膽出牌了。鄧小平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大軍事家,長于底線思維是他的一個最大特點。
80年代香港回歸問題是個棘手的問題。我們要收回香港,但當時香港是中國外匯來源的最大渠道,英國人借機散布這樣的觀點,如果中國收復香港,香港本土的資金就會大量出走,香港的繁榮將一去不復返,中國肯定承受不了這種代價。
但鄧小平對這個問題思考得非常透徹,這就是他的底線思維。他認為,如果中國把現(xiàn)代化事業(yè)能否實現(xiàn)放在香港是否繁榮前提上,那么這個決策本身就是不正確的。至于資金外流,他認為,只要我們政策正確,流走的資金還會流回來。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底線思維,1982年9月,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又被稱為鐵娘子的撒切爾夫人時,幾乎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
撒切爾首相因為剛剛打贏了與阿根廷的馬島之戰(zhàn),所以有點氣高志昂,甚至堅持當年的不平等條約仍然有效。鄧小平明確告訴他,主權問題不容談判,如果英國不愿意談,中國將在不遲于一兩年的時間內,自己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決策。
撒切爾認為如果中國宣布1997年收回香港,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鄧小平回答說,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鄧小平還說,香港會不會發(fā)生波動?鄧小平認為:小波動不可避免,“如果中英兩國抱著合作的態(tài)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就能避免大的波動?!?
他還告訴撒切爾夫人,中國政府在做出這個決策時,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甚至還考慮了我們不愿意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在15年的過渡時期內香港發(fā)生嚴重的波動,怎么辦?那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
這大概是撒切爾夫人經(jīng)歷過的最艱難的一次會見。會見結束后,心事重重的撒切爾還在人民大會堂臺階上跌了一跤,一時成為重大新聞。
中美關系也是這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里根競選美國總統(tǒng)前后,說了許多要和臺灣恢復外交關系的話。后來擔任總統(tǒng)后,有所收斂,但還是希望以“幫助中國抗蘇”為由,來換取中國在臺灣問題上讓步。
他曾派人轉告鄧小平美國擬向臺灣派遣總統(tǒng)的‘私人代表’,鄧小平嚴詞拒絕,鄧小平當時說,中國雖然是窮國,但不會低三下四求人,我們是有原則的,我們不會拿臺灣問題和任何外國交換任何東西。
一次我給鄧小平做翻譯,他回憶過這段經(jīng)歷時這樣說,“美國做了很多小動作,我說,這會動搖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我們已經(jīng)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他們要恢復美臺關系,那我們就可以讓中美關系倒退到70年代甚至60年代水平”,鄧小平在臺灣問題上,在中美關系問題上的堅定可見一斑,鄧小平作了最壞打算的底線思維。所謂70年代的水平,那就是中美雙方關系降到建交前的在互設聯(lián)絡處水平,所謂60年代水平就是斷絕外交關系。
80年代,因為剛剛經(jīng)歷過文革,大家對社會主義究竟能不能成功也有不少疑慮。鄧小平在許多場合都說過,什么是社會主義,我們還在探索。但當有人問他,究竟什么是社會主義,他一般都會強調兩點:第一,黨的領導;第二,公有制占主體,但公有制的形式也要改革。
我個人認為這也是鄧小平對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線思維。所謂黨的領導,就是有一個代表人民整體利益的政治力量。所謂公有制占主體,就是確保國家手中有必要的資源。
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我們也有不少失誤,這些失誤怎么發(fā)現(xiàn),怎么糾正過來的?主要就是靠這兩條。每隔一段時間,黨中央就要審時度勢,看看這段時間以來,我們做對了什么,還存在什么問題。比方說,改革開放后,東部先發(fā)展起來了,東西部差距拉大了,黨中央就做出西部大開發(fā)的決定。而公有制占主體,就是確保國家手中有必要的資源來執(zhí)行這樣的決定,哪怕是提供啟動資金,所以才有后來的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成功實施。
實際上,底線思維的重要性對于我們各項事業(yè)的意義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在我們中華民族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進程中,乃至在我們日常工作中甚至生活中,底線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學習他的底線思維能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有更大的定力。
- 原標題: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1-30 07:10:36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改開40周年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開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開40周年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改開40周年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xiàn)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zhàn):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xiàn)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畫作 距今約7.3萬年
2018-09-14 08:10 -
埃及開放4千年古墓,網(wǎng)友嚇得不輕
2018-09-12 13:51 考古 -
直播:謠言與真相——紀念與重新認識郭沫若
2018-08-25 18:40 觀天下講壇 -
這五條關于郭沫若的謠言,何以橫行于世?
2018-08-21 09:30 觀天下講壇 -
“亞歷山大石棺”分析結果:2男1女 有古老手術痕跡
2018-08-20 22:59 考古
相關推薦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評論 1“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評論 147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評論 121“特朗普將‘抵制’南非主辦的G20峰會” 評論 182日本這回要對美國咬緊牙關不松口了 評論 123最新聞 Hot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
“九成來自中國”,歐盟也要動手
-
“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
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黃仁勛:他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中國
-
“美式腐敗,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沒有中國,我們真造不出來”
-
報告:韓國制造業(yè)GDP高度依賴美中等海外市場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線已覆蓋中國16城,“海外都在盯著”
-
印媒還在“贏贏贏”,《紐約時報》忍不住了
-
“美國情報顯示以色列計劃襲擊伊朗核設施”
-
突發(fā)!巴基斯坦一校車爆炸,4死38傷
-
特朗普:教皇的兄弟是MAGA大粉
-
退群,匈牙利國會批準了
-
海軍第三艘“大白船”亮相,加裝PCR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