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方遠:臺灣共產黨人的尋找祖國之路
關鍵字: 臺灣臺灣抗日吳思漢臺灣共產黨人尋找祖國三千里日本殖民者日據時期兩岸關系侯孝賢說要拍新片,內容和日本乃至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的臺灣共產黨有關。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和臺灣作家藍博洲的《臺共黨人的悲歌》有關。這本書講述了臺灣臺灣“二二八事件”及五十年代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臺共黨人的群像。侯孝賢曾評價藍博洲是“咬住歷史不松口的大牛頭犬”。
在5月初的臺北大稻埕“248農學市集”上,我有幸再次見到了藍博洲,這次他演講的主題是“尋訪被湮沒的臺灣史與臺灣人”。其實這個題目我已經在不同地方聽藍博洲講過好幾次了。同行友人問我:你為什么還想來聽?我說,每次聽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收獲。
藍博洲在演講中提到了臺灣光復初期的“四大才子”:呂-赫若、郭琇琮、許強、吳思漢,并且著重談了吳思漢“尋找祖國三千里”的故事。這個故事我也聽了很多次。吳思漢,本名吳調和,臺南白河人,日據時期畢業(yè)于臺南二中,后考上臺北高等學校。吳思漢曾以日文將自己在日據末期回到祖國參與抗戰(zhàn)的經歷寫成文章,后來曾任《大公報》記者的臺北人李純青(1908-1990)在《人民政協(xié)報》上更具體地回憶了吳思漢的故事,再后來又有藍博洲所寫的長文《尋找祖國三千里:日據末期臺灣青年學生的抗日之路》。
藍博洲著,《尋找祖國三千里》
再一次聽吳思漢的故事,感受特別復雜。因為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臺灣光復70周年,島內非但無紀念之情,甚至還不斷地高喊著“臺灣戰(zhàn)敗論”──臺灣是二戰(zhàn)戰(zhàn)敗國、不能紀念“中國人”的抗戰(zhàn)勝利、頂多只能稱為“終戰(zhàn)”云云。這些違和且詭異的論調,在宣稱反對教科書“去中國化”、“捍衛(wèi)臺灣人歷史”的今天反而甚囂塵上。
這些人說當年臺灣人參加的是日本軍隊,而且包括中國在內的盟軍還轟炸過臺灣,因此主張臺灣是戰(zhàn)敗的受害者──當代臺灣人的史觀竟與日本右翼如此雷同。說好的“愛臺灣”呢?日據時代臺灣人被蔑稱為“清國奴”,光復70年后的某些臺灣人卻搶著當“三腳仔”?。ㄈ論r期臺灣人罵日本殖民者為四條腿的“臭狗仔”,而斥責替日人效犬馬之勞的臺灣人為比狗還不如的“三腳仔”。)
回到吳思漢身上。當年四大才子之一的吳思漢,通過重重難關“曲線”內渡回祖國大陸的重慶,滿腔熱血投入抗戰(zhàn),日據下的臺灣青年心里很清楚──要救臺灣必先救祖國。當時美軍與國民黨商議,欲尋一青年以降落傘空降臺灣阿里山,與當地抗日游擊隊聯系,以配合美軍登陸作戰(zhàn)。當時的臺灣人都知道,阿里山根本沒有什么抗日游擊隊,事實上是美軍要人去送死。但是,抗日心切的吳思漢自告奮勇,就算幾位在重慶的臺灣前輩好言相勸,吳思漢仍執(zhí)意前行。“為抗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就是他的信念。”李純青憶起當年臨行前的吳思漢:
“您貴姓?”
“我叫吳思漢?!彼刮牡匦α艘恍?。
吳思漢,吾思漢,好一個名字,“壯士,祝你成功!”
5月6日,臺灣民眾史作家藍博洲在臺北演講“尋訪被淹沒的臺灣史與臺灣人”(張方遠攝)
后來美軍改變戰(zhàn)略,跳傘計劃作罷,愛國的臺灣青年吳思漢沒死在阿里山上,卻在1950年撲倒于國民黨的馬場町刑場。李純青這樣形容“為愛國而犧牲”的吳思漢──“每個臺灣人尋找祖國的經歷,都是一部千萬行的敘事詩”──這句話正是日據時期無數臺灣青年的心路寫照。
盡管歷史沒有假設,但是吳思漢當年若是躲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而活到今天,他肯定無比疑惑:他的愛國、他的抗日、他企圖參與盟軍對日作戰(zhàn)的熱情,怎么到現在卻變成了是非不分、廉價的“終戰(zhàn)”與“戰(zhàn)敗”了呢?!把這個疑惑與不解放回到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的臺灣人民歷史之中,換得更多的應該是悲憤吧。
那一年終于回到祖國的吳思漢,站在鴨綠江邊吶喊著:“祖國啊,請你看我一眼吧,你的臺灣兒子回來了!”吳思漢的激動之情,不能被“愛臺灣”當代青年所理解。
那天晚上從農學市集走出來,我一直在想著吳思漢的故事,又想起幾年前一位很優(yōu)秀的學妹在北京大學交換,我請她在圖書館所翻拍的李純青《無名英雄之碑》原文。我把這篇文章附于文后,遙想我們的前輩,遙想著他們尋找祖國的荊棘之路。臺灣人怎么會跟著日本人一起紀念終戰(zhàn)與戰(zhàn)敗呢?挺直腰桿!抗戰(zhàn)勝利與臺灣光復是屬于我們的光榮!
附文:
李純青《無名英雄之碑》一文原載于1985年《人民政協(xié)報》,圖片翻拍于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料
無名英雄之碑
李純青
(原《大公報》記者,曾任臺盟副主席)
如果還活著,他已經年逾花甲。
那是抗戰(zhàn)后期,在山城重慶。
晚霧迷江。天公撒下了防空之網。空襲的緊張季節(jié)過去,我真想登上浮圖關,腳踏繁星點點,長長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正是在這悶熱稍斂季節(jié),一些臺灣人總要聚會聚會。宋斐如來了,他瞇起眼睛,微笑說話,前額顯出幾線淺淺的皺紋,它告訴你,這是經過風霜的人物。這位臺灣人,曾在泰山當過馮玉祥的老師。李萬居來了,眉宇之間充滿豪邁之氣,走起路來,有似風云陣起。這是一位窮苦出身曾在法國留學的無所畏懼的臺灣人。謝南光也來了,矮胖的身材,叼著煙斗,有一對深藏的眸子在眉宇下閃光。他參加過臺灣文化協(xié)會,臺灣民眾黨。抗戰(zhàn)初期曾被國民黨當局懷疑爲日本間諜,在廣州被捕下獄。是李萬居以全家生命擔保,把他營救出來的。
我們四個人,在李子壩臨江小樓,叫了幾盤菜,二兩花生,煮酒縱談天下事。
這次話題集中在一點:有一位臺灣青年從臺灣跑到重慶來,要求參加抗日。在大陸人地生疏,沒有一個親友,他拋棄家庭,跋涉萬里,像虔誠的宗教徒般,投奔重慶朝圣。誰能理解這種意志,這種心情呢!
誰能理解?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54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40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3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06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