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韶山:中澳正在消除分歧,但澳大利亞仍是一個焦慮的國家
最后更新: 2024-06-17 10:31:12二戰(zhàn)時期,面對日本的侵略,大英帝國光環(huán)落幕,顯然已無法再為澳大利亞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英國的戰(zhàn)列巡洋艦“威爾士親王”號與戰(zhàn)列艦“反擊”號在作戰(zhàn)時被日本飛機擊沉,澳大利亞總理約翰·科廷開始擔心澳大利亞對英國和新加坡海軍基地的依賴。隨著新加坡的日益淪陷,科廷認為澳大利亞需要一個新的盟友,這個盟友就是美國。
1940年代停泊在斯卡帕灣中的“威爾士親王”號
面向亞洲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與亞洲的關系迎來了新的景象。
1973年,隨著禁止以種族為由限制移民法律的出臺,“白澳政策”正式破產。1975年,澳大利亞政府出臺了《種族歧視法》(Racial Discrimination Act),規(guī)定基于種族的選拔標準非法。
大約是在同一時間,1972年12月21日,中澳兩國在巴黎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政府關于中、澳兩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公報》。這是兩國首次通過簽署聯(lián)合公報的方式互相承認并建立了外交關系。
澳中關系自此逐步改善。事實上,到20世紀80年代末,澳大利亞政府已經(jīng)認識到,澳大利亞未來的經(jīng)濟繁榮將越來越依賴于擴大與北亞國家(日本、韓國和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和投資關系。當時,澳大利亞發(fā)布了一系列重要報告,明確了擴大雙邊經(jīng)濟關系的政策的承諾。
1989年,《澳大利亞與東北亞崛起》,又稱《加諾特報告》發(fā)布,報告主張對國內和國際政策進行調整和改革,并認識到澳大利亞的未來在北方。
1994年,一份《亞洲語言與澳大利亞的經(jīng)濟未來》報告,即《陸克文報告》提交給了澳大利亞政府委員會。澳大利亞政府隨后商定了一項國家戰(zhàn)略,以提升澳大利亞人的亞洲認知水平。該報告建議,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個澳大利亞兒童都必須至少學習四種亞洲語言中的一種——漢語、日語、韓語或者印尼語。
一些分析指出,澳大利亞的亞洲認知工作在2002年達到頂峰。這一年,隨著相關基金的終止,澳大利亞的亞洲語言和文化教育戰(zhàn)略也終止了。
盡管如此,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繼續(xù)蓬勃發(fā)展,尤其是在經(jīng)濟領域。澳大利亞還迎來了新一波的中國移民潮,以致于到2011年,來自中國的移民已經(jīng)超過了傳統(tǒng)的主要移民來源國——英國。
澳大利亞的華人,拍攝于2010年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澳大利亞第一所中醫(yī)孔子學院成立儀式上
目前,澳大利亞有120多萬人講中文,其中約有一半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貿易關系也在蓬勃發(fā)展,中國現(xiàn)已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事實上,目前澳大利亞約有30%的貿易是與中國進行的。2016年《中澳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簽署,充分體現(xiàn)了雙邊貿易對兩國的重要性。
新時代的“恐華癥”
然而,盡管經(jīng)濟互補性不斷增強,近年來中澳自由貿易區(qū)下的雙邊關系發(fā)展也并非一帆風順。
經(jīng)濟關系惡化的例子包括禁止華為參與澳大利亞政府的電信項目,以及澳中兩國針對對方產品采取的各種反傾銷措施。
但即使采取了上述措施,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額仍在持續(xù)增長。除了某些行業(yè)所受負面影響更大,如葡萄酒和海產品,外交緊張局勢并沒有從根本上影響貿易額。
雙邊關系的惡化蔓延到非經(jīng)濟領域的主要背景是,自2011年奧巴馬“重返亞太”戰(zhàn)略啟動以來,美國的軍事安全態(tài)勢發(fā)生了轉變,這在澳大利亞國防機構中引起了反響。
過去十多年來,美國對華關系日趨緊張也對澳大利亞產生了影響。特恩布爾政府對華為的禁令,作為全球首個對華為公司的禁令,體現(xiàn)了澳大利亞“安全”優(yōu)先事項,與美國的優(yōu)先事項保持了步調一致。
新南威爾士大學克林頓·費爾南德斯(Clinton Fernandes)教授指出,在澳大利亞的國防和安全政策機構看來,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利益與美國在亞洲(乃至全球)的主導地位有著內在聯(lián)系。因此,澳大利亞的政策應該始終與維護美國全球霸主地位保持一致。
這種次帝國主義國家的定位,也與澳大利亞曾作為盎格魯歐洲的亞洲殖民地歷史的“焦慮不安”緊密關聯(lián)。這種不安正是歷史學家戴維·沃克筆下 "焦慮國家"的最好注腳。
澳大利亞歷史學家戴維·沃克的著作《焦慮的國家》
澳大利亞在亞洲的地理位置,與其北歐文化歷史淵源中流離失所的不安,滲透到了澳大利亞的身份意識和世界地位中。事實上,在外交政策領域,這種“焦慮”滋生了一種“被遺棄的恐懼”,即澳大利亞失去其跨大西洋保護者安全保障的恐懼。
到2018年,美國的外交政策或多或少地放棄了按照西方自由主義國家模式塑造中國的想法。相反,它越來越被美國和西方視為競爭對手,而且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競爭對手,甚至是生存威脅。
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也緊隨其后。新冠疫情的爆發(fā)加劇了這種轉變——這與19世紀50年代將中國人抹黑為疾病傳播者的歷史產生了回響。
新一輪的“中國恐懼/威脅”論調愈演愈烈,甚至與中國開戰(zhàn)的戰(zhàn)鼓也越敲越響。國防和情報行業(yè)相關的各類智囊團發(fā)起宣傳行動,旨在將中國描繪成對澳大利亞以及周邊地區(qū)和平與安全的敵人。
公眾態(tài)度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澳大利亞人認為中國日益 “咄咄逼人”,甚至中國可能入侵澳大利亞,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上升。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恐懼再次被激活。在疫情流行期間(2020-2022 年),在澳華人也不幸成為辱罵和肢體暴力的目標。
解凍
2022年5月的政府更迭,仿佛成了斷路器,至少切斷了與中國官方層面的緊張關系。在經(jīng)濟問題上當然也是如此,之前的限制措施已經(jīng)開始解除。
然而,在其他方面,有些動態(tài)因素仍將在可預見的未來對經(jīng)濟討論蒙上陰影。
就在中澳經(jīng)濟和外交關系升溫的同時,澳大利亞的防務和安全態(tài)勢仍在美國維護其亞洲霸主地位的努力中繼續(xù)鞏固。
這些安全因素可能會影響澳大利亞經(jīng)濟政策制定的某些方面,特別是在技術合作、稀土和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等領域。
盡管生產力委員會(2021-22 年)對澳大利亞供應鏈風險進行了詳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澳大利亞的供應鏈基本上沒有風險,而且事實上,供應鏈安全的最佳實現(xiàn)方式不是基于“友岸外包”等理念的狹隘政策,而是持續(xù)支持以世貿組織為基礎的開放式全球貿易體制。但澳大利亞的政策某種程度上,仍然受到 “去風險”和“脫鉤”概念為基礎的美國政策要求的影響。
2019-2020年澳洲貿易伙伴份額,以雙邊貿易額計算中國遙遙領先。截圖自:澳大利亞政府網(wǎng)站
同樣,在澳大利亞尋求提高關鍵礦產和稀土附加值的過程中,迄今為止的經(jīng)驗是,只有來自中國的企業(yè)為這一努力做出了貢獻。然而,如果將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潛力與美國的安全要務掛鉤,澳大利亞可能要面臨產能發(fā)展被拖累的風險。
展望:仍在美國陰影之下
“中國威脅論”可能繼續(xù)會在整個澳大利亞政治精英中回響,今天的論調很容易激發(fā)深植于澳大利亞歷史文化心理中的焦慮情緒。在19世紀60年代,正是因為反華情緒的蔓延,導致了針對澳大利亞金礦華工的暴力行為。
這也為那些尋求與美國步調一致的政客和精英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的政策精英,尤其是那些在軍事和情報部門中安身立命的人,習慣了擔當美國次帝國盟友的角色,在過去20年中,他們領導下的澳大利亞國防已經(jīng)完全喪失了自主和主權行動的能力。過去,澳大利亞國防政策的基石是確保自給自足,但這已不再是現(xiàn)實。
國家主權在國防能力中的從屬地位,實際上使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完全受制于“偉大保護者”的利益和需要。貿易政策可能仍會尋求開放,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雙邊、地區(qū)和全球多邊機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互補性作用。
澳大利亞的中長期態(tài)勢如何發(fā)展,與其說取決于其自身的自主決策,不如說更多取決于美國如何應對在該地區(qū)霸權地位的逐漸喪失。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仍將是一個"焦慮的國家"。澳大利亞對整個亞洲,特別是對中國的態(tài)度,不幸地,將與華盛頓的一舉一動息息相關。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歐盟加稅是為保護汽車行業(yè)?但他們不想要這種‘保護’”
2024-06-17 10:28 德意志 -
馬來西亞總理:與“普世價值”相比,“共同價值觀”可能更有力
2024-06-17 10:14 -
“14國拒絕簽署聯(lián)合公報,無一國愿‘接盤’下次和會”
2024-06-17 09:30 烏克蘭之殤 -
梅德韋杰夫:這就是《動物莊園》
2024-06-17 09:25 -
-
李強集體會見澳大利亞聯(lián)邦議會參議長萊恩斯、眾議長迪克
2024-06-17 08:46 -
胡塞武裝稱襲擊紅海和阿拉伯海船只,含一艘美驅逐艦
2024-06-17 08:04 也門局勢 -
前4月中國新能源車巴西銷量同比增7倍
2024-06-17 07:37 中國-拉美 -
菲船只非法闖入仁愛礁鄰近海域,并故意危險接近中方船只導致碰撞
2024-06-17 07:06 南海局勢 -
14名約旦公民在沙特朝覲時死亡,另有17人失蹤
2024-06-17 07:05 -
瑞士和會還開著呢,美德日領導人提前走了
2024-06-16 23:22 烏克蘭之殤 -
阿富汗塔利班將首次出席聯(lián)合國阿富汗問題會議
2024-06-16 22:53 -
“馬來西亞很快將啟動加入金磚的程序”
2024-06-16 21:29 -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對話李世默:他們想控制話語權,但我們不能再接受!
2024-06-16 21:08 觀察者頭條 -
英媒自曝:自己造不了,又擔心中國“使壞”…
2024-06-16 20:59 不列顛 -
俄看守所劫持事件嫌犯已被擊斃,2名人質獲救
2024-06-16 20:30 -
克宮:普京不拒絕與烏克蘭談判
2024-06-16 19:25 烏克蘭之殤 -
“哈馬斯已準備好接受美國提議的加沙?;饏f(xié)議”
2024-06-16 18:32 巴以恩仇錄 -
遭受“最致命事件之一”后,以軍宣布“局部戰(zhàn)術停戰(zhàn)”
2024-06-16 17:58 巴以恩仇錄 -
古巴國家主席參訪俄軍艦艇:令人印象深刻
2024-06-16 17:04
相關推薦 -
中俄元首在主觀禮臺出席紅場閱兵式 評論 24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評論 91“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評論 373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評論 401“斷供”陰影下,國產操作系統(tǒng)的破局時刻 評論 130最新聞 Hot
-
普京閱兵式演講:絕不接受歪曲歷史
-
“對華閹割版,又要降級”
-
“全球都將研究,中國與西方最強大武器直接對決”
-
英方拿到了,“簡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國太超前了”
-
微軟:從中企學到,誰先一步拿下,誰就難被取代
-
美國農民發(fā)愁:雞爪、魚頭...除了中國,好難找到買家
-
首位“美國教皇”利奧十四世是誰?
-
許紅兵,主動投案
-
美國官員:殲-10擊落陣風,沒用F-16
-
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國不是好盟友”,我駐巴拿馬使館駁斥
-
印度稱軍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襲擊,巴方否認
-
特朗普:可能找中國幫忙
-
大搞家庭式腐敗,甘肅省原副省長趙金云被決定逮捕
-
蓋茨怒懟:馬斯克就是在殺死兒童
-
微軟總裁瞎操心:不讓員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