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臺灣追求民主的大陸學生,為何傷了心
關鍵字: 臺灣淡江大學學生會學生會選舉蔡博藝姚遠鳴民主選舉【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吳嬛嬛正在臺灣交流學習,近距離觀察因陸生身份問題引發(fā)的學生會選舉風波。】
9月17日原本是淡江大學學生會選舉的日子,這一天蔡博藝已經期盼好久了,9月12日她還興奮地在自己的臉書上拉票。誰知晴天霹靂,9月15日,淡江大學學生會發(fā)出公告:解散“中央選舉委員會”、停止舉辦“103學年度(臺灣地區(qū)紀年,即公元2014年——觀察者網注)學生會第20屆正副會長補選選舉”。
蔡博藝打入“體制內”的夢想就此破滅。
這不過是一次普通的大學學生會選舉,之所以引起如此波瀾,最大的噱頭還在于蔡博藝的陸生身份。這是大陸學生首次參選臺灣大學學生會選舉,按照蔡博藝自己的說法,又一次“不小心翻動了歷史”,和她同時參選的還有另一位陸生姚遠鳴。
選舉新規(guī)比舊規(guī)更嚴苛
關于停選,淡江大學學生會給出的解釋簡潔明了:因現行法規(guī)公告、生效問題所造成之爭議,經學生議會2014年9月14日第33屆第2次臨時全體委員會議通案討論決議,函請本會解散“中央選舉委員會”并停止舉辦“103學年度(臺灣地區(qū)紀年,即公元2014年——觀察者網注)學生會第20屆正副會長補選選舉”及一切選舉相關事務。
淡江大學學生會臉書截圖(103年為臺灣地區(qū)紀年,即公元2014年——觀察者網注)
而所謂的“因現行法規(guī)公告、生效問題所造成之爭議”,是指淡江大學目前存在兩個并列的學生會選舉法規(guī)。9日,淡江大學中央選舉委員會聲明,將現行學生會選舉法令修改為2013年制定的《淡江大學學生會正副會長暨學生議員選罷辦法》。但蔡博藝的競選團隊認為,2013年制定的選舉規(guī)則未提交、未審核、未公開,不能就此生效,否則有違程序正義;并指出現行有效選舉法規(guī)應為2012年《淡江大學學生會會長選舉規(guī)則》。
相比之下,2013年版本比2012年的在宣傳期和當選門檻上有很大不同。按照2013年的版本,需在投票日前一個月公告選舉種類、名額、選區(qū)及投票地點、投票日期及時間、候選人登記時間,惟補選僅需十四日前公告。于投票日十日前公告候選人名單及競選期,惟補選僅需七日前公告。
而2012年的版本并未做如此明細的規(guī)定,只要求選舉委員會在候選人、助選員登記截止后二日內發(fā)布第二份選舉公告。其內容應包括:一、候選人及其助選員之個人履歷、政見大綱。二、公辦政見發(fā)表會之時間、地點與程序。三、投、開票之時間與地點。四、選舉委員會選舉委員名冊及監(jiān)察員名冊。
在當選門檻上,2012年的版本要求有效投票率超過15%,候選人比較高票就可以過了,而2013年的版本要求當選人一定要超過15%。從往年的投票率來看,這是非常難達到的。
總體而言,包括對選舉委員會的成立、投票程序以及選舉過程和結果的規(guī)定,相較2012年的版本,2013年的版本都更加嚴苛,規(guī)則更加細致,這為蔡博藝等的當選帶來了不少阻力,因而提出抗議,質疑中央選舉委員會的程序正義問題。
是規(guī)則問題還是身份問題?
盡管蔡博藝的選舉團隊花了大量精力來質疑中選會的程序正義問題,但大多數人還是將目光集中在他們的陸生身份上,并以此推導校方之所以臨時變換參選規(guī)則,就是擔心一旦他們當選,會破壞“臺灣民主”。
在蔡博藝的臉書上,就有臺灣網友留言:“在現有的規(guī)定上,你絕對有資格參選;但如果你真的替臺灣想過,相信你不會不知道,你的參選或當選,對臺灣的傷害有多大。臺灣的民主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如果大家都還抱持著‘交給你們了’、‘全靠你們了’的心態(tài),那真的還要走上好一陣子。”——不知道一心想參與學生自治活動的蔡同學看后會作何感想?
淡江大學學生會選舉公告(103年為臺灣地區(qū)紀年,即公元2014年——觀察者網注)
盡管在參選之前,蔡博藝在學校就小有名氣,但作為陸生,她依舊會被另眼看待,這樣的遭遇也不稀奇。
兩岸開放教育交流以來,目前每年大約有2萬名陸生赴臺。不過陸生在臺灣的身份尷尬問題并未隨著兩岸教育交流的推進而減緩,“三限六不”政策依舊沒有放寬跡象。在今年1月國民黨青年團舉辦的兩岸青年論壇上,陸生代表賈士麟直言:來臺就讀后,發(fā)現生活處處受限,就連最基本的健康保險都被排除在外,“國粉”美好想象破滅。希望臺灣政府“把陸生當人看”。
以我的親身體會而言,陸生散落在人數眾多的臺生之中,總有一種找不到組織、被“擱置”的感覺。開學至今,從住宿、繳費到選課基本都是自己在辦理,盡管系辦老師說會有人聯系我們,但至今沒有接到通知。在和臺灣同學的交流中,他們也是涇渭分明地使用“你們”“我們”作為區(qū)分,要想進入他們的圈子還是有些障礙,即便是同桌吃飯也是各談各的,更不要提參加學校的公共活動了,只能加入一些學生社團來尋找所謂的歸屬感。
“這是一場本來就安排好的劇目”
選舉被暫停后,蔡博藝在臉書上心灰意冷地寫道:“今天重感冒,一直頭痛,發(fā)生的事情都像幻覺一樣,感覺一切都不是真的。但是這荒誕的故事還是神展開了。”“今天早上11點去學生議會詢問時,發(fā)現他們的安排早就寫好了,明明白白寫在議會的白板上,這是一場本來就安排好的劇目,人生如戲。”
而在此前,蔡博藝曾在《我在臺灣,我正青春》里談及初到臺灣,被那種民主自治之風包圍著,看到學生會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時,有多么的驚訝和興奮。也正是因此,才積極參與本屆學生會選舉,估計她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被一心追求的“民主之風”刮倒在地。
蔡博藝及其選舉團隊抗議校方暫停選舉,來源蔡博藝臉書
盡管淡江大學中選會主席陳彥甫表示,臨時停選并不是針對蔡博藝,中選會秉持中立,并沒有灌票。但大家的矛頭還是對準了校方,更有人直言,淡江大學回到了戒嚴時期,臺灣校園民主到了關鍵時刻?;叵肷弦淮芜x前停止選舉,還是在1978年臺美“斷交”,“連戒嚴時期政府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驟然停辦,今天淡江大學學生僅因自身觀念錯誤便要在選前一天停止選舉,不啻是開校園民主的倒車,讓臺灣的學生自治蒙塵,比戒嚴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陸生來臺參與學生會選舉,不少人期待陸生能借此感受臺灣校園民主之風,親身參與學生自治活動,接受“一堂難能可貴的民主課”。誰料民主課上成了反民主課,這讓一直以民主制度自持的臺灣人自覺這次在大陸人面前丟了臉,集體討伐學校。蔡博藝因為陸生身份受限于活動,又因學校程序正義問題擱置選舉,兩次創(chuàng)傷之下,不知道是否還對臺灣民主持有希望?
不過蔡博藝倒是自覺找了后路,在臉書上寫道:“其實大家都腦補太多了,補選鬧成這樣其實純屬校內糾紛。敝社早在一年多前就和現在的學生自治系統(tǒng)杠上,恩恩怨怨已久,今天就算不是我出來選,是社團里其他同學出來選遇到的狀況也會差不多。這其中的故事和八卦太多了,改日再詳細說明。”末了,仍不忘呼吁:“為什么長期以來校園學生自治都不受重視呢?……甚至今天還聽說某校學生自治的主席原本空缺,卻在開學第一天由學校空降了一個。這不是更扯嗎?”
看來這場戲還要繼續(xù)下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39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89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47“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評論 101最新聞 Hot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停火3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