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如果全盤抄襲美國 新加坡到不了今天
關鍵字: 李光耀談美國李光耀當美國媒體表揚韓國、菲律賓或泰國成為民主國家、踐行了新聞自由時,美國人的文化優(yōu)越感再一次得到了明顯的體現,這是一種帶有傲慢情緒的表揚,就像優(yōu)勢文化拍著劣勢文化的頭表揚它一般。正是這種文化優(yōu)越感導致美國媒體揪著新加坡不放,指責我們是威權主義、專制主義,說新加坡社會是一個管理過嚴、約束過多、令人窒息、缺乏生機的社會。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沒有遵循美國的社會管理理念。但我們不能讓其他人拿我們新加坡人的社會搞試驗,萬一失敗,我們承擔不起后果。他們的理念都是理論,都是沒有經過證實的理論,沒有在東亞得到證實,甚至沒有在菲律賓得到證實,要知道,美國殖民統(tǒng)治菲律賓長達50 年。此外,他們的理念也沒有在泰國或韓國得到驗證。
多元文化會毀掉美國。大批墨西哥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會繼續(xù)從南美洲和中美洲涌入美國,在美國的土地上傳播他們自己的文化。如果這種文化比新教徒的盎格魯– 撒克遜裔美國人(WASP)的文化傳播得更快,那么最終占據上風的是誰的文化呢?是新教徒的文化打敗移民的文化,還是移民的文化改變現有文化呢?他們肯定會相互影響并改變對方,但美國文化即便有一部分被改變了也是很悲哀的事。
從長遠來看,比如100 年或150 年以后,到22 世紀,美國能否保持頂尖地位取決于美國社會將變成什么樣的社會,因為如果當前的問題繼續(xù)存在,那么美國社會中就會摻雜進其他種族的成分,比如西班牙人的成分在美國社會中所占的比重有可能達到百分之三四十的水平。因此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文化方面,你是把西班牙人改造成盎格魯– 撒克遜人,還是把盎格魯– 撒克遜人改造成西班牙人呢?如果他們是陸續(xù)地來到美國且居住得比較分散,那么美國人就會改變西班牙人的文化,但如果他們是大批涌入美國,就像在邁阿密那樣,而且居住得比較集中,就像在加利福尼亞州那樣,那么他們就很有可能深刻影響周圍的盎格魯– 撒克遜人的文化。 這才是美國文化面臨的真正挑戰(zhàn)。
我不贊成美國或英國的競選模式。我不確定歐洲現在是否還會在選舉過程中曝光競選者的家庭瑣事,但在美國的確會這樣。因此,在奧巴馬競選期間,為了引導輿論,便大肆渲染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 奧巴馬及其孩子,甚至連奧巴馬家里養(yǎng)的狗都被當作炒作題材。也許這會讓選民覺得候選人具備很強的家庭責任感,但這又如何幫助選民判斷奧巴馬能否成為一位好總統(tǒng),是否會集中精力采取正確措施推動美國經濟復蘇呢?
3 有效的政府需要“守護者”嗎?
對新加坡而言,基本的挑戰(zhàn)依然未變:如果我們無法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擔任總理和部長,那么新加坡這個世界地圖上的小紅點終將變成一個小黑點……要想找到能力超群、敬業(yè)奉獻、正直廉潔以及愿意把年富力強的人生階段奉獻給國家的人,并且讓他們參與風險系數很高的選舉過程,那么我們給我們的部長提供的待遇就不能太低,我們不能告訴他們:他們唯一的回報就是社會對他們所做貢獻的贊譽。
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躋身第一世界國家之列,靠的不是物色那些愿意在擔任公職期間犧牲子女未來的部長。我們的方法很務實,不需要高素質人才為了公共利益放棄太多個人利益。新加坡的部長們待遇很高,我們要敢于直面這一點,不能為了回避外界對高薪的質疑而降低人才的待遇,那樣做只會讓新加坡重返第三世界。
美國或英國的政治制度認為人都會為自己著想。實際上呢?你真的相信那些連小學都沒畢業(yè)的人在回答關于語言、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問題時明白自己的抉擇引發(fā)的后果嗎?但我們知道這些后果,我們將會挨餓,我們將會爆發(fā)種族騷亂,我們將會解體。要想建立高效的政府,你必須選擇優(yōu)秀的人擔任政府職務。在過去40 年間,我觀察到即便一個國家的政體落后,但如果由優(yōu)秀的、強有力的領導人掌舵,政府還是令人滿意的,能取得相當大的進步。另外,我還見過很多非常理想的政體都以失敗告終。英國和法國曾經為其殖民地制定過80 多部憲法,這些憲法、制度、權力制約與平衡都沒有什么問題,但這些社會沒有出現有能力運作這些制度的優(yōu)秀領導人,而且這些社會的成員也不尊重這些制度……繼承了這些制度的領導人是不稱職的,結果爆發(fā)了騷亂、政變或革命,他們的國家失敗了,政體也崩潰了。
如果一個民族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運作民主制度而喪失信念,那么無論這個制度多么完美,終將消亡。歸根結底,一個國家的制度能否產生效力,取決于本國人民。
有必要在社會頂層培養(yǎng)這樣一批人,他們具有優(yōu)秀領導人的所有品質,能給其人民帶來啟發(fā)和動力,領導本國人民取得成功。簡言之,這樣一批人就是所謂的精英……所有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娜硕急仨毜玫脚囵B(yǎng)機會。這些人是社會的先導,國家的進步就取決于他們。
總體來講,無論是跟從傳統(tǒng)型領導人,還是跟從代議制下的領導人,人們只能管理自己,只能滿足自身需求。一個秩序良好、歷史沒有出現中斷的社會,比如英國或日本,其民族團結和國家制度賴以建立的根基是皇室、宗教及宗教領導人、輪流掌權的執(zhí)政黨的精英、公共服務領域的精英、武裝部隊,以及商業(yè)、工業(yè)和技術領域的精英。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最佳方法就是讓最優(yōu)秀的人做難度最大的工作。
4 美國有歐洲化的風險嗎?
如果美國繼續(xù)追隨歐洲的意識形態(tài)導向,那么美國肯定逐漸歐洲化。社會沖突也會越來越多,因為弱勢群體將要求更多的政府援助,但要滿足他們的需求,必須避免損傷其他人工作的積極性。
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政府認為自己總是有能力救助那些貧困的人群,比如寡婦、孤兒、老人、無家可歸者、弱勢群體和未婚媽媽。這些國家的社會學家提出的理論認為,個人的不幸與失敗不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而是由經濟制度的缺陷導致的。因此,慈善就變成了“津貼”,依靠慈善生活本應帶來恥辱,但在西方,這種恥辱感卻消失了。不幸的是,福利成本的增長速度比政府籌措稅款以支付福利的速度還要快,而增稅的政治成本又很高。政府為了避免自找麻煩,為了拉選票,索性通過借債向現有的選民提供更優(yōu)厚的福利,卻把惡果留給了還沒有成為選民的下一代人。這導致政府預算赤字和公共債務居高不下。
我不希望新加坡人效仿美國人心安理得地依賴救濟過日子,而是希望新加坡人學習美國的自強文化。這種文化特質使美國誕生了很多偉大的企業(yè)家,他們有魄力、有活力、有勇氣創(chuàng)立和調整他們的企業(yè),因此也就改變了美國經濟,在這一點上,美國人比歐洲人和日本人做得好。
如果美國的歐洲化特征再多一點兒,也就是說建立廣泛的社會保障網絡、給失業(yè)人員提供救濟金和醫(yī)療保險,將在未來十年內給美國政府增加1.2 萬億美元的成本,我不知道這些錢從哪里來,如果美國走上了這條路,即便私營企業(yè)接管美國經濟,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也會放緩許多。
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摘編自李光耀口述著作《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原標題為《霸權下的憂慮:美國的未來》,中信出版社出版。
- 原標題:李光耀這番話讓人警醒:如果全盤抄襲美國,新加坡到不了今天
- 責任編輯:郭光昊
-
星辰大海第二站,天問二號為何選它? 評論 8印度人把抵制矛頭對準了這兩國 評論 215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評論 174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貨是侮辱 評論 69沃爾瑪準備以關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評論 16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準備賣了“美國之音”總部大樓
-
沃爾瑪準備以關稅為由漲價,特朗普威脅
-
馬克龍“搭手示強”,反被埃爾多安“拿捏”
-
他痛批特朗普撒謊“不值一駁”,“令美國人民蒙羞”
-
美大使“委屈”上了:加拿大抵制美貨是侮辱
-
面臨高關稅壓力,越美完成首次線下部長級磋商
-
臺“邦交”危機再起?“不意外,轉向或已近尾聲”
-
“船、箱雙雙告急!兩個月后更糟了”
-
克宮:“普澤會”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車回應“部分SU7前保險杠形變”
-
惡意傳播涉劉國梁不實信息,杜某川、湯某被處罰
-
韓船企利潤大增,中國被撼動?
-
美軍高官急眼:中國在拉美居然整了10個,沒人管…
-
無法一一談判,特朗普放話:將被單方面加稅
-
湖南懷化舞水河近期出現大量死魚,當地回應
-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白宮急了:這是政治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