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燦榮:明明是大象,卻硬要裝兔子,這是“戰(zhàn)略欺騙”?
【導讀】 當地時間11月14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
相比過往的五次電話和視頻對話,這次面對面會談有哪些點值得關注?眾議院失守后,“跛腳”的拜登將如何掌控美國對華政策的走向?未來五年的中美關系又為何會預判“特別難”?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同觀察者網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觀察者網:這次是兩位領導人在五次電話和視頻對話后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新聞報道也點出不少細節(jié),比如用同傳交流了3小時12分。從已公布的信息來看,您認為相比之前的幾次對話,這次峰會會談有哪些新的進展,或者說,有哪些點值得注意?
金燦榮:現在中美各自國內的政局走向相對明朗:中國方面,二十大進一步鞏固了“兩個確立”,未來的規(guī)劃也很清楚;美國方面,中期選舉結束了,未見媒體選前不斷炒作的所謂“紅色浪潮”,民主黨的成績比預想的好,守住參議院,在地方選舉上也拿到兩個重要州的州長席位,換言之,拜登在美國國內的地位沒有像原來媒體預期的那樣被狠狠削弱,所以我看拜登也比以前自信了。這是會談的背景情況。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1月16日,中期選舉結果(資料圖/美聯社)
可以說,目前中美關系的矛盾焦點很清楚,兩國內部的走向也相對明朗,因此在這個時間點進行對話,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F在看來,應美方邀約——王毅外長專門強調了這點——進行了這么一次3小時12分的對話,而且翻譯用的是同傳而不是交傳,確實涉及的內容就非常多了。
這次會談,新華社通稿用“深入、坦誠和建設性”三個詞來形容,王毅外長在答記者問時定義更豐富,用了“全面、深入、坦誠,富有建設性和戰(zhàn)略性”五個詞;而且,王毅外長還總結出“三個首次”,即這是中美元首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是拜登總統執(zhí)政后兩位領導人首次面對面會晤,也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國內重大議程后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互動。從最后的公告來看,美方的內容很簡短,495個英語單詞,我們這邊更詳細,有2800多個漢字。這些都可看出,中方覺得這次談話是有價值的。
主要的價值之一,就是雙方的底線都劃得很清楚,像習主席就明確講了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臺灣問題對中國意味著什么,以前也說過,而這次講得這么清楚,我覺得對美方還是有一點提示作用的。
觀察者網:確實,拜登在離開華盛頓前曾表示,他希望“闡明各自紅線是什么,了解他所認為的中國國家關鍵利益是什么,以及我所知道的美國關鍵利益”,而習主席說“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美國不能也不應逾越的紅線”,這話算是對拜登關注的確切回應。而在會談中,拜登依舊是那套話術,說美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不尋求把臺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但是,說是這么說,美方還有個挺膈應人的動作——會后會向臺灣通報這次會晤情況。您怎么看這一言行?
金燦榮:對于中美關系,拜登政府的總思路就是中美競爭,而且要激烈競爭,美國國內也要加強實力——他現在承認美國在基建、一些新行業(yè)領域實力不如中國——同時動用全部的盟友力量來對付中國。但是,他又害怕真的沖突,因為沒有百分百的勝算,即使勝了,美國也是傷痕累累。所以拜登政府多次主動提出要和中國談。也有不少報道提到,拜登很久前就想和習主席見面,年初就有這提議,只不過我們這邊一直沒回應,現在G20,兩人終于有機會見面了。
這次他應該是抱著兩個目標來的,一個是希望中美不要沖突,再就是他也有幾個需求需要中國的幫忙。首先,希望中國在俄烏沖突上不要明確選邊站,因為中國要是真下場全面支持俄羅斯,這么大的力量是可以把整個現有局面顛覆的;其次是朝核問題,現在半島局勢挺緊張的,他希望中國能幫點忙;再次是經濟,雖然美國最新的通脹數據7.7%比預期的好,但實際上危險并沒有過去,他也著急;最后就是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公共衛(wèi)生等全球問題。
但是,盡管拜登有這些現實需求,美國的整體思路依舊沒有變,還是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系,而且還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來對待,于是就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情況,即一方面積極尋求中美對話、有求于中國,另一方面一些基本做法又沒有改,其中就包括美國公開講了,在兩國元首會晤之后,還要向臺灣通報。他們還是沒有放棄臺灣這張牌,這會是以后的巨大隱患。
盡管如此,因為中方釋放出的信號再明確不過了,所以這一次他們也知道中國對臺灣問題的重視無與倫比,也因此我看拜登給的“口惠”也比以前多了一點,從原來的“四不一無意”改成“五不四無意”,增加了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fā)展,無意圍堵中國。
觀察者網:目前來看,競爭難以避開,但又要避免滑向沖突,雙方如何把握這個度?
金燦榮:這次元首會晤為中美關系發(fā)展指明方向,雙方在會談中的表態(tài)和承諾算是畫出框架,至于進程的推動,有賴于一系列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的對話。比如兩國在外交安全、經貿財金、氣候變化團隊等領域都有對話渠道和機制平臺,一些過去暫停了的工作組也重新啟動了,一些人文交流也在慢慢恢復。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中英兩國領導人會晤被取消?外交部回應
2022-11-17 07:36 不列顛 -
米奇·麥康奈爾再次當選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
2022-11-17 07:34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感染69756例、死亡755例
2022-11-17 07:32 美國一夢 -
疑似美國無人機掉落中巴走廊項目廠區(qū)外
2022-11-17 07:22 巴鐵 -
匈牙利外長:“友誼”輸油管道恢復向匈輸送石油
2022-11-17 07:22 歐洲亂局 -
-
-
馬斯克向推特員工下最后通牒:要么“硬核”工作,要么拿錢走人
2022-11-16 22:32 大公司 -
波蘭總統主動“降溫”:可能是烏克蘭干的
2022-11-16 21:53 烏克蘭之殤 -
G20峰會,雅萬高鐵試運行成功,西方仍在“空談”
2022-11-16 21:47 一帶一路 -
埃爾多安:土耳其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存在
2022-11-16 20:42 歐洲亂局 -
“西方在對俄發(fā)動混合戰(zhàn)爭”
2022-11-16 20:05 -
俄國防部:俄專家認定殘骸屬于烏軍S-300導彈
2022-11-16 19:13 烏克蘭之殤 -
拜登:發(fā)生在波蘭的爆炸事件是由烏導彈造成
2022-11-16 19:07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將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整體進步
2022-11-16 18:48 中國外交 -
又潑……
2022-11-16 18:40 -
英國通脹率創(chuàng)41年新高,財相“發(fā)預警”
2022-11-16 18:38 不列顛 -
不出意外,五角大樓全面審計“五連跪”
2022-11-16 18:06 -
美國新人在拍婚紗照,攝影師突然被2人持槍搶劫…
2022-11-16 17:29 -
然后,CNN記者被烏克蘭禁了…
2022-11-16 17:09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3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52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7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0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2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