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huán)球時報:港大排名暴跌——政治化誰能救?
關鍵字: 香港大學政治化港大政治化高等教育大學排名中西教育香港香港政治化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公布最新全球百大MBA排名,香港大學從去年的28位猛跌至44位,不僅跌到了香港第三,也低于多所內地大學的商學院。香港大學還在世界的其他大學排名中不斷跌位,比如它的QS世界大學排名連續(xù)4年下跌,去年只及30位?!睹绹侣勁c世界報道》公布的2016年排名港大落后于北大和清華。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罱?年的排名中,港大從20位一路下滑到最新的44位。
與此同時,港大卻在政治領域風頭出盡,它是2014年“占中”活動師生出動最搶眼的學校,“占中”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戴耀廷就是港大法學院副教授。它也是這幾年校內抗議活動最活躍的香港名校,屢次發(fā)生過學生抵制人事任命等校務管理、包括沖擊校委會的事件。就在當下,部分港大學生正在舉行“罷課”,以反對特首對校委會主席李國章的任命。
港大??秾W苑》在政治上的激進也是出了名的,它是“港獨”主張的最早刊登和傳播者之一,搞得特首被迫站出來表態(tài)反對。
很多人都傾向于相信,港大這幾年的嚴重政治化趨勢是其國際排名越來越低的基礎性原因。而香港社會近年泛政治化的大環(huán)境既影響了港大的內部氛圍,也影響了外界對這所原本香港“最高學府”的觀感。
大學排名是有很多具體指標的,“政治化”與否本身不是標準。但是師生熱衷政治必然會分散投向學術的注意力,校內政治撕裂和學生政治熱情高漲還會侵蝕學生的部分就業(yè)機會,因為有些用人機構可能會產生顧慮。據港媒報道,很少“鬧事”的香港科大去年首次超過港大成為最受雇主歡迎的香港高校。
在平穩(wěn)的社會里,大學通常不會扮演社會政治中心的角色,學生走向政治一線的現象在第三世界里更多。比如在美國和歐洲,大型抗議活動的主力一般都不是學生。中國“文化大革命”時學生“造反”十分活躍,此外各國各地學生成為突出政治力量的例子,也大都有社會欠發(fā)達的大背景。比如“阿拉伯之春”中這種情況就很多。
香港大學部分學生20日發(fā)起罷課,要求特區(qū)政府廢除特首必然校監(jiān)制,并改由校務委員會委任校務委員等。
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是復雜的,但事實卻很冷酷:香港大學的政治化趨勢與發(fā)達社會著名高校的普遍情況格格不入,它顯得劍走偏鋒。西方社會或許愿意看到港大成為攪動香港社會的政治焦點,但到頭來又會因港大以及整個香港的混亂而對它們產生更多優(yōu)越感。香港如果非朝著第三世界的方向往下走,誰又能救它呢?
隨著內地社會的崛起,香港面臨重建自身優(yōu)勢的挑戰(zhàn),香港年輕人感受到的問題很多來自于地緣經濟形勢的變遷。然而這不是政治問題。試圖用簡單的政治手段來解決盤根錯節(jié)的現實困境,世界沒有這么便宜的好事。所謂民主要能解決一切的話,這個世界從中東到拉美,再到東南亞,早就處處洋溢著幸福的歡聲笑語了。
部分港大學生“投身政治”,增加了學校排名下滑的壓力,結果是不僅損害他們自己的利益,還讓學校里的廣大同學受到牽連,因為他們港大學歷的含金量將面臨萎縮。
每個時代和每個地域的政治都有自己的鮮明烙印,而對它的認識卻常常不是當時就能搞準的。部分港大學生雖然讀書的條件好,但情懷的塑造環(huán)境不夠開放。這樣的逆耳之言那些年輕人未必能聽得進去,不要緊,他們會在今后的生活磨練中得到答案。
- 原標題:校園政治化與港大排名快速下滑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評論 93“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評論 202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評論 132“特朗普將‘抵制’南非主辦的G20峰會”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徹底失望!進一步退十步,24小時不到就背棄我們”
-
巴外交部:以軍在杰寧向外交使團開火
-
俄軍宣布收復后,普京首次視察庫爾斯克州
-
印度還在宣傳“大勝”,外交官卻被打成“賣國賊”
-
硬搬新加坡組屋抹黑中國,美使館大翻車
-
“九成來自中國”,歐盟也要動手
-
“美國和剛果(金)這么談,會觸怒中國”
-
馬斯克:中國發(fā)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黃仁勛:他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回中國
-
“美式腐敗,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沒有中國,我們真造不出來”
-
報告:韓國制造業(yè)GDP高度依賴美中等海外市場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線已覆蓋中國16城,“海外都在盯著”
-
印媒還在“贏贏贏”,《紐約時報》忍不住了
-
“美國情報顯示以色列計劃襲擊伊朗核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