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葛劍雄:游戲不是歷史,一些高深的學問是快樂不起來的
最后更新: 2020-06-22 09:10:03觀察者網(wǎng):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網(wǎng)絡平臺也會邀請文史學者進行入駐,給大眾進行一些學術科普。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愿意和公眾交流,分享知識。落腳到歷史學領域來說,您覺得好的歷史學科普,應該是什么樣的?也就是說,應該具備哪些特質(zhì)?
葛劍雄:很多人也許不了解,我很早就進行了這方面的工作了。我寫這一類書至少有二三十年了。事實也證明這些書往往銷量很多,影響很大。既然是科普,無論是人文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那么它首先要守住本身學科的底線。我寫普及歷史的書,就一定要保證跟人家創(chuàng)作歷史小說不同,我必須做到言必有據(jù)。
當然在具體內(nèi)容的書寫上,可以進行選擇。這個選擇也必須保證價值觀念正確。歷史上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有的事情的價值觀念是不對的。比如說我同樣講一個人,那么我到底是講他的正面形象,還是講他的陰謀詭計,這個就是一種選擇。盡管一部分人也許更喜歡看后者,但是我不能這么選擇。
所以,我想如果歸納一下的話,好的歷史科普應該做到這三點:
第一,既然你是普及歷史,那就必須嚴格地遵照歷史事實,不能去虛構。
第二,要保證價值觀念的正確,那么就要做出選擇。我們講革命史、近代史尤其如此,要明確大是大非,不能借著“普及”的名義,迎合一些人獵奇的心態(tài),就去顛覆大家認為正確的事情。比如不能去戲說革命英雄、先賢圣人。
第三,在文字表達上要讓人看得懂。
觀察者網(wǎng):這些年,我們一直會提到“公眾史學”,您覺得這樣一種范式的流行會給傳統(tǒng)的歷史研究提出哪些挑戰(zhàn)?
葛劍雄:在我印象中,這個名詞是外來的。我們對這個名詞缺乏一個正確的定義,因為現(xiàn)在討論這個名詞的時候,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概念,我到現(xiàn)在都不太明白什么叫公眾史學?誰是公眾?
首先如果作為歷史本身來講,它的是非標準,它的正確與否,不是公眾,不是媒體,隨便可以發(fā)表意見的。公眾可以評論歷史,但是歷史的是非標準、先進落后程度,能對這些做出評判的還是學科內(nèi)的專業(yè)研究者。在這一點上應該尊重專業(yè),對任何學科而言都是如此。比如量子力學,公眾如何評判呢?這是有門檻的。決定歷史學發(fā)展方向的是歷史專業(yè)的研究人員。它發(fā)展的對不對,好不好,往往不是公眾能夠隨便評定的。
最近,我們看到西方部分民眾把一些歷史人物的雕像拉倒了。這個其實是公眾在對歷史發(fā)表意見,至于這個人物究竟該怎么研究,不是公眾的行動所能決定的。研究者也不能根據(jù)今天公眾的行動,就來改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在明尼蘇達州首府圣保羅城,明尼蘇達州議會大廈前的哥倫布雕像被民眾拉倒。
那么如果把這個公眾史學理解成公眾參與,這也是片面的。如果公眾中的某個人已經(jīng)具有了專業(yè)研究水平,并能遵守學術規(guī)范,他就不是公眾代表了,他也成為歷史學界的一員了。這個情況就和我們現(xiàn)在講的所謂“民科”是一回事??茖W就是科學,沒有什么民間科學家,如果他真的已經(jīng)達到了專業(yè)的水平,那么他就已經(jīng)成為科學家了。
至于如果把公眾史學解釋成為持續(xù)向公眾普及知識,這個不是新觀念。這樣的實踐中國古代就有,統(tǒng)治階層要教化民眾,會通過宣講、書籍來普及。只不過今天,我們的媒介更發(fā)達,普及的渠道更多了。
所以,現(xiàn)在對公眾史學,大家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認為有了公眾史學或者公眾參與就能改變歷史,改變歷史學研究,這是錯誤的。
但是另一方面,歷史學家要關心民眾,要面向公眾,要聽取公眾意見。比如說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結論跟公眾認知有不同,我們就要研究是公眾錯了,還是我們錯了。如果是公眾錯了,我們就要思考怎樣積極去引導他們,去向他們說明。實際上,如果把公眾史學解釋成為史學界應該更明確與公眾的關系,我是贊成的。
那么就算是現(xiàn)在的歷史普及,也有兩個傾向。一種傾向是更多地考慮可讀性、普及性。這樣的話,往往在史實選擇上面,會選擇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但是有時候從研究的角度講,也許這種有趣的記錄恰恰離歷史是最遠的。
所以我剛才也講了,如果把公眾史學解釋成為公眾參與或者面向公眾,這對歷史本身,對歷史學研究,或者歷史學的發(fā)展是沒有影響的。因為它不是歷史研究,而是歷史研究成果的運用。
科普本身不會影響到科學。我關起門來研究,跟你開門研究,結果并不見得有本質(zhì)差別。唯一的好處是通過普及,吸引大眾的興趣,也許某些人本來不喜歡歷史的,但可能從此研究歷史了,以后成為了歷史學界的一個人才。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恐怖主義頭領也常爭論:敵人是英美異教徒,還是不純凈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溫嶺一槽罐車爆炸,致10死117傷
2020-06-13 18:20 安全生產(chǎn) -
最新排名:清華首進前15,英美高校顯疲態(tài)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攪拌車撞擊后受損,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網(wǎng)信辦等8部門集中開展網(wǎng)絡直播行業(yè)專項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醫(yī)護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丨聽黨指揮 聞令而動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英雄軍隊
2020-05-28 09:30 2020兩會 -
某法律團體曲解香港國安法,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發(fā)表聲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guī)劃
2020-05-22 10:00 2020兩會 -
多年來,習近平始終惦記著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第一觀察 | 兩會前夕,總書記作出一個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鬧等不正之風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國人喝的雞湯,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應對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從何而來?
2020-05-17 08:34 -
擔心中國或?qū)W習中國,是硬幣的兩面
2020-05-17 08:20 這就是中國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
2020-05-15 16:29 -
虎門大橋今天上午9時恢復交通
2020-05-15 09:18 安全生產(chǎn) -
復蘇,衰退,還是大蕭條?我們講述的故事,影響著經(jīng)濟危機
2020-05-12 11:35 -
廣州一男子持刀與疫情卡點人員打斗,已立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39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89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47“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評論 101最新聞 Hot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停火3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nèi)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nèi)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