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福山:從“歷史終結”到身份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仍懸而未決
鑒于此,我認為他們已經不再把重心放在工人階級身上。事實上,在許多左派看來,工人階級已經被籠絡了,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工會成員,可以說已經被體制吸納了。進而他們也大體上接受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他們接受自己是雇員的事實,只不過想謀求更高的薪酬,或者想要擴大勞工權利以及減少工作時間。一旦得到這些,他們也就滿意了。
許多左派人士可能認為,這些工人階級民眾目前已經成為了問題的一部分。但在他們之下還有另一群受到壓迫的人,其根源是膚色、性別或性取向等等。而這群人才是左派當前的關注焦點。
2021年,《身份政治》一書的中文版由理想國出版。
界面新聞:你在書里提到了兩個重要概念:一是平等激情(isothymia),二是優(yōu)越激情(megalothymia)。前者是想要得到平等的尊重、與他人沒有差別;后者則意味著渴望得到高人一等的承認。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不可調和的內在沖突性?
福山:顯然,如果我想比你更優(yōu)越、并希望被承認為更優(yōu)越者,你的感覺肯定是不會好的;然后你還會對我這種聲稱“自己配得上更高級別的尊重”的做法產生怨恨。鑒于此,我認為現代民主的基礎是平等的激情,亦即它基于“每個人都配享平等的尊重”這一理念。
在民主興起以前的舊世界,占主流的是貴族制政府,某些等級的人僅憑其家族出身即可享有各種特權以及高于一般程度的尊重。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圍繞這樣的等級制而組織起來的,取決于你的祖先是屬于戰(zhàn)士階層還是無需冒生命危險的貧農或中農階層。隨著平等理念與民主的興起,平等成為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社會的通行規(guī)范。
但人性并沒有改變,許多人對簡單的平等并不滿意。他們想要被承認為更優(yōu)越者。事實上,如果你完全否認人們的這種欲望,那發(fā)明創(chuàng)造、企業(yè)家精神或者藝術等偉大的活動就都無從談起了。這兩種激情——即追求平等與追求卓越、支配——之間的對立乃是永久性的。
界面新聞:在本書的最后一章你討論了對策。比如,我們不要完全排斥身份、而是應當積極主動地對身份進行塑造。解決辦法之一就是超越分裂的、小范圍的團體認同,構建更寬廣、更具融合性的團體認同。但這一策略在現實中真的可行嗎?我們已經眼見了歐盟在嘗試塑造超越成員國身份的泛歐洲身份認同時遭遇的諸多挑戰(zhàn)。
福山:現代世界是基于“民族—國家”的,而它需要不斷鞏固國民的身份認同,這一進程早在數個世紀以前就已開始。在我看來,諸如中國、日本和韓國這樣的東亞國家——暫且以這三國為例——就建立起了強有力的身份認同,而且這項任務完成得還非常早。中國大概是兩千年前,日本是一千年前,韓國則是一百年前。那時人們就已經有了共同的語言和歷史,對自己從何而來、祖先是何許人也、其社會應當以何種方式來運作有了一系列基本的共識。
我認為東亞在經濟上的成功就部分地可以歸功于此,他們不用去解決“我究竟是誰”這樣的問題題,也不必去回答“我們的國民認同究竟是什么”??匆豢唇裉斓姆侵?,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歐洲各大殖民勢力到來以前,他們的民族-國家從未得到鞏固。非洲有一半的地方甚至很難算是國家,那些地區(qū)只靠部落或族群這種相對初級的身份來組織人民,總之是基于族群或種族這類小范圍的實體。
非洲面臨的一大問題是,殖民宗主國把講不同語言、習俗也各異的不同人群武斷地劃分到一起進行管理。在它們獨立之際便宣布,“好,你們現在是一個國家了”。尼日利亞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它的北部以穆斯林為主,南部則居住著萬物有靈論者以及基督徒。人們說著幾百種不同的語言。尼日利亞的族群成分也是五花八門,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宣布其為統(tǒng)一的國家之前,這些人民從來沒有共同生活在一個名叫“尼日利亞”的國家里。
在我看來,尼日利亞獨立以來的一大缺陷,就是它沒有穩(wěn)固的國民身份認同。人們更多地認同于以族群團體、地域、宗教為基礎的身份,而不怎么認為自己歸屬于“尼日利亞”這個實體。尼日利亞也缺乏強烈的愛國主義。真正能打動人們的,乃是約魯巴人、穆斯林或其它類型的身份資源。這解釋了尼日利亞為何長期受內戰(zhàn)困擾。他們的腐敗程度也是驚人的,如果你是某個族群團體的成員,那么你上臺以后基本就只會想辦法為自己所在的族群攫取盡量多的利益。
這一系列因素所造成的后果顯然是極壞的。如果你留意東亞的現代化進程,不難發(fā)現其中有強烈的國家自豪感和國民認同感,“我們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為了國家的獨立、強大與經濟成長,我們愿意付出犧牲”。
這種程度的國民身份認同從未在非洲出現過,中東的大部分地區(qū)也是一樣。近年來,中東成了政治上最為動蕩的區(qū)域,原因就在于敘利亞、利比亞、也門和阿富汗等國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受殖民者影響,在過去二十年里更是陷入了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它們沒有穩(wěn)固的國民身份認同。再如伊拉克也被分成了三塊,南部有什葉派,中部為遜尼派,而北部則是庫爾德人。他們之間并沒有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的強烈感覺。
庫爾德人成立了區(qū)域性的政府,事實上實行自治,已經獨立于這個國家的其它部分。敘利亞因為族群、宗教之間的沖突而陷入了內戰(zhàn)。歸結起來看,成功和失敗的國家的一大分別,就是能否產生這種“大家都同屬一個國家,彼此之間要和衷共濟,以維持穩(wěn)定、抵抗外敵和發(fā)展經濟”的認同感。
- 原標題:專訪福山:從“歷史終結”到身份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仍懸而未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美國新增確診72萬例、死亡2474例
2022-01-06 07:39 美國一夢 -
“囤積糧食”致全球糧荒?這鍋中國不背
2022-01-06 07:24 食品安全 -
美國司法部長:國會山暴亂事件追責進程未結束
2022-01-06 07:07 美國一夢 -
集安組織已決定向哈薩克斯坦派遣維和力量
2022-01-06 07:02 薄荷四國 -
“沒人敢說這句話:針對立陶宛就是針對歐洲”
2022-01-05 23:24 -
印度稱將追繳小米65.3億盧比稅款,小米回應
2022-01-05 22:50 -
土耳其:相信哈薩克斯坦政府和人民
2022-01-05 22:46 薄荷四國 -
“感覺中國身處2122年”
2022-01-05 22:17 航空航天 -
汪文斌:希望太平洋成為太平之地,而不是人為興風作浪之洋
2022-01-05 21:55 日本 -
日本新增2638例確診,系3個月以來首次日增突破2000例
2022-01-05 21:4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使館:提醒在哈薩克斯坦中國公民切實做好安全防護
2022-01-05 21:33 上合組織 -
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能自行解決問題,任何人不應從外部干涉
2022-01-05 21:29 俄羅斯之聲 -
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已有執(zhí)法人員犧牲,將采取最強硬措施
2022-01-05 21:22 -
“我們不能每6個月給全球打一針”
2022-01-05 20:41 -
哈薩克斯坦首都進入緊急狀態(tài),政府大樓被沖擊
2022-01-05 20:07 觀察者頭條 -
美俄“亮劍”,烏克蘭是否難逃一戰(zhàn)?
2022-01-05 19:55 烏克蘭之殤 -
華人用筷子吃飯所以無法融入馬來西亞?馬哈蒂爾:我說這話沒惡意
2022-01-05 19:34 -
法國發(fā)現新變異毒株“IHU”
2022-01-05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隔離時間縮短5天,美疾控中心解釋
2022-01-05 18: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加入國際趨勢,歐洲運動員發(fā)聲支持北京冬奧會
2022-01-05 17:58
相關推薦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48“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72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42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6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11最新聞 Hot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